商业银行“补血”神器,大规模出现还要费些时日
【摘要】整体而言,银行仍然面临资本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文/时代财经 魏子皓
2018年年末来临,这也预示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过渡期即将结束,银行资本考核压力凸显。就在这个时间点,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开会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解决银行的当务之急。
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12月25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时代财经表示,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还可以优化银行资本结构,解决长期资金的来源问题。并且,由于永续债可计入权益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自身杠杆,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不少商业银行缺资本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3年初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及其过渡期安排的通知,商业银行要在2018年年底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按照要求,至今年年末,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1个百分点,即10.5%、8.5%和7.5%。
虽然从2013年至今年年末有6年的过渡期,但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不少商业银行仍处于缺资本的状态,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来说明显存在压力。
根据银行公布的三季报,截至2018年9月末,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垫底,分别为11.82%、9.0%、8.01%。民生银行,三项监管指标分别为11.89%、9.01%、8.77%。平安银行的三项监管指标分别为11.71%、9.41%、8.53%。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时代财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增大,一方面是,表外资产回表、核销处置不良资产等对银行资本占用和消耗上升;另一方面是,银行盈利增速放缓以及资本市场回落等使银行内源和外源融资渠道收窄。
如何加快补充银行资本、推动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从银行的财报中也可以发现,相对于资本充足率,补充一级资本和核心一级资本的压力更大。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二级资本债发行难度较低,当前的难点在于如何补充一级资本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这也是当前中小银行纷纷谋求上市的重要原因。”
中行或是首家获批机构
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业来说,目前能够在境内使用的资本工具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减记型二级资本债等。但一级资本和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来源相对有限而且难度不小:要么本身大幅提高盈利能力,要么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
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相对海外市场,中国银行也仍缺乏足够的资本补充手段,其中尤其缺乏的是能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永续债。
顾名思义,永续债券就是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
中国首只永续债在2013年10月发行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非金融企业发行的永续债存续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涉及400多发行人。在地产、工业等领域是永续债发行的重点,但目前中国银行业还没有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金的先例。据彭博最新消息,中行拟发不超400亿元永续债,有望成首家获批机构。
温彬认为,银行发行永续债可以有效提高(核心)一级资本的充足率。同时,还解决了银行长期资金的来源问题,促使银行业务和资产规模有序扩张,提升效益。另外,由于永续债可计入权益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自身杠杆,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永续债的中枢都很高
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发布针对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监管细则或发行指引。依据海外成功经验,永续债创设不可避免地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各部门全力配合与协调,才能创设成功。
现在有金融委的支持,监管协调性、统筹性已大大增强,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具有战略意义的永续债破冰之日可期。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接受起来需要时间,所以发出的第一单永续债,或要承受一定的估值超调压力。
“在没有多少其他经验可供参考的前提下,其实主要看投资人的心理价位。”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表示,用加点法估计,或者参考境外优先股,商业银行的永续债中枢都很高。
兴业研究认为,国有银行和股份行的发行价格在6%-6.5%,城农商发行价格在7%-7.5%。但从调研问卷看,银行的心理价位要低得多,83%以上的受访者最多只能接受6%的发行价格,能够接受更高价格的机构屈指可数。而且部分商业银行还有优先股这个渠道,目前优先股成本又可控,大型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尤其是这么贵的永续债实在是没有动力。
发行价格高,又与投资者之间的心理价格出现较大分歧,郭益忻因此认为,“除了极个别机构,投资者们所期待的银行永续债成规模地出现恐怕还要费些时日。”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从企业新闻出发,及时客观的报道企业的资本动态,人事变局以及模式解读,为企业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讯。



- 情报 | 世纪佳缘多位“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字节上线“头条号外”App;TikTok收缩全球业务
- 情报 | 恒大汽车达成复牌指引;苹果公司被评美国最糟糕雇主;特斯拉被曝成立秘密团队
- 情报 | 京东众筹宣布将于10月10日起暂停运营;蔚来申请注册咖啡商标;开课吧被诉拖欠490万合同费
- 情报 | 恒驰5将于7月6日开启预售;腾讯掌上WeGame宣布将停止运营;母婴电商平台蜜芽app将关停
- 情报 | 沪江教育更名为行藏科技;特斯拉明年或开启史上首个回购计划;推特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
- 情报 | 理想汽车计划进军自动驾驶卡车领域;AI龙头第四范式完成港交所聆讯;百川大模型API将于9月20号上线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