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2018年米缸金融如何做到“两新三改四体验”?
【摘要】
2018年对于P2P整个产业来说是一场寒冬!截至1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181家,较2017年11月下降了773家,降幅高达39%;不过更多产业人士则认为,冬天的好处是冻死坏虫,而当春天到来时,将会是一个崭新的百家争鸣的三春盛景。米缸金融就是这波持有乐观前景的平台之一,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这个平台做出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平台存量消化。其中“两新三改四体验”最值得关注。
【两新:助力普惠】
2018年,米缸金融在业务上有了一个积极的变化就是拥抱普惠金融,基于小微企业主以及汽车金融分别推出了两个新系列项目——“米缸优选-We+系列”以及“米缸优选-Car+系列”,这两个系列不仅坚守了小额分散原则,更为投资者挖掘了优质资产。
不过,两个新系列最大的亮点不止于此,其中风控更是取信投资者的关键,平台通过三步走实现风控升级:第一步,通过IPC模式对借款人及相关业务的现场进行尽调和系统交叉验证,核实小微企业经营及收入情况。第二步,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进行核实尽调,确认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第三部,在排除多头借贷等欺诈风险后,平台再将借款人的借款需求发布在米缸金融平台上,对投资人开放。
【三改:拥抱合规】
2018年,金融监管机构针对P2P行业合规整改提出了更严标准,其中,“108条”更是成为了平台合规备案的基本标准。在这个冲刺备案阶段,米缸金融通过三个亮点动作实现保障投资者投资安全。
第一、5月时与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平台众签合作,上线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符合备案整改文件中关于“第三方存证平台进行电子数据存证”的相关规定。合规的电子合同服务全面提升平台的合规运营能力、降低法律风险、保障平台用户的交易安全。
第二、8月时米缸金融正式上线产品信息展示2.0版本,在交易项目的“项目详情”一栏中做出升级优化,充分展示了项目中借款人信息、个人征信情况、还款能力、标的保证措施等4大类超过11项详情,包括信息核实资料以及图片,实现产品信披全透明。
第三、9月至10月,米缸金融App上线信披专栏,并经过多次迭代,实现了PC端与移动端信披透明同步,保障投资人可以通过更多渠道获得投资以及平台信息。
其中第二点中的“产品信息展示2.0”可以说是业界良心,“图+文”的展现形式做到了信息全透明,是目前受到投资者肯定的信披方式之一。
【四体验:用户至上】
在2018年产业寒冬之时,不少平台都在做减法,但米缸金融却反其道而行,在积极整改拥抱合规,开拓新业务之外,通过其他多种方式实现用户体验升级,例如:
6月~7月,推出以世界杯纪念币、纪念钞为奖励的世界杯文化交流活动,倡导开启健康的看球模式,用纪念币来珍藏2018世界杯。
8月,米缸金融针对资金站岗问题推出补贴福利,即用户通过资金站岗补贴计划就可以在投资标的后,若该标的当日未起息,则从投资次日开始获得米缸金币补贴,直到该标的起息之日(包含起息日)为止。补贴虽小,但也能够为用户在投资严寒时期带来更多温暖。
同样在8月,米缸金融智能客服正式上线,首先解决了“即时客服”的问题;通过对用户意图的理解并将用户意图分类,普通常见问题直接通过智能客服进行解决,而复杂问题再由智能客服转到人工客服。与传统客服对比,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为用户提供7×24小时、高效、精准的在线咨询服务,打造更加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2019年,中国P2P行业将跟随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实现更进一步提升,合规发展大背景下,P2P行业将引来新一轮洗牌。而大浪淘沙之后,米缸金融所做的种种实力积累也将让自己成为新舞台上的新一员,分享更多的市场红利。

企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