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润触碰监管红线,贵阳银行连领7张罚单
【摘要】业内人士表示,贵阳银行违规被罚或与早期快速发展不无关系,而此次罚单中也包含了非标投资违规处罚。

临近年底,银行依旧延续强监管力度。近日,贵州银监局一天内披露了9张罚单,合计罚款215万元。其中,仅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银行)一家领到7张行政处罚,共计罚款165万元,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有分析人士认为,金融严监管的方向、原则没有变化,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具体而言,银行票据业务,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违规业务仍是未来监管处罚的重点。
千亿增长下的隐患
官网显示,贵阳银行因自有资金通过投资资管计划和私募股权基金等通道向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提供回购承诺、开办新业务未坚持内控优先,被处以罚款90万元。
此外,贵阳银行还有两家支行,以及四位相关负责人收到罚单。贵阳银行双龙航空港支行、南明支行分别因发放虚假个人商业用房按揭贷款以及个人消费贷款流入股市、房市均被处以罚款30万元。三名相关部门负责人均被予以罚款5万元,另一名负责人则被予以警告。
业内人士表示,贵阳银行违规被罚或与其早期快速发展不无关系,而此次罚单中也包含了非标投资违规处罚。
自2015年以来,贵阳银行在发展规模、净利润与营收增速等主要财务指标方面均处于上市银行的前列。其中,非标业务投资是该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强有力“助攻”,推动其规模以每年千亿元速度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 2015年、2016年、2017年贵阳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2381.97亿元、3722.53亿元和4641.06亿元,平均每年资产增量为1000亿元左右。截至2018年9月末,贵阳银行资产总额4919.6亿元。其中2017年该行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等指标的增速均在20%以上。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认为,贵阳银行具有表内非标投放较多的特点。从2016年三季开始,贵阳银行的投资类资产占比长期高达50%以上,最高在55%左右,也就是说贵阳银行有一半的净利息收入是由其投资类资产创造。
然而,在资管新规等系列监管文件的影响下,银行表外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受到较大影响,银行非标规模处于持续压缩状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投资的非标资产预计为3.15万亿元,占表外理财资金比重的15%左右,上半年规模减少4460亿元,下降 12.4%。
这也导致了贵阳银行利润的下行。2014–2017年,该行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52.59%、56.28%和24.67%。进入2018年,贵阳银行资产增速继续下滑,一季度,贵阳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19.95%;二季度贵阳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1.18亿元,同比增长19.62%;三季度贵阳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4.55亿元,同比增长13.23%。
“全年的详细业绩情况以及未来业务发展方向还需看年终报告。”贵阳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以来,尤其是三季度业绩来看,贵阳银行的资产增速相比以往明显放缓,并在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完善全面管理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7日,贵阳银行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罗佳玲为贵阳银行行长的议案,相关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资料显示,罗佳玲曾任职贵阳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仍持续强监管势态
今年以来,强监管、防风险依旧是监管的主旋律。多项政策密集出台,不少银行因违规业务一连收到多张罚单甚至收到巨额罚单已是常态。
除了贵阳银行一天连领7张罚单外,近期还有不少银行也收到罚单。12月7日,银保监会公布了10张巨额罚单,涉及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六家银行,共计罚款1.563亿元。其中,浙商银行因多项理财业务违规被罚5550万元。
11月20日,辽宁银监局对康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连开22张罚单,共计被罚120万元。其中,康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因公款私存和违规发放贷款、提供虚假或隐瞒重要事实报表分别被予以罚款50万元、70万元;20名相关负责人也受到了相应处罚。
2017年以来,针对银行乱象较为突出的领域,银保监会先后出台了“三三四十”政策。具体包括:“三违反”指违法、违规、违章;“三套利”指的是,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十乱象”指的是,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等十个方面市场乱象。
银保监会发布“三三四十”等多项监管措施,意在强化风险管控、完善监管链条、弥补监管短板。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组合拳重点打向了当前经营中风险较大的领域,比如同业、委外等业务,以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这些领域也都是罚单处罚的重点。”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监管机构在年初的工作会议,对于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和有效防控风险的工作安排,还是今年陆续出台的多项监管政策和专项治理活动,以及当前开出罚单的力度和方向,都可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强监管的态势仍将会持续。
“当前的强监管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较小,但对于‘三三四十’的违规业务,仍将是监管部门重点盯防的领域。”黄志龙说。
来源: 文/时代财经 胡卿如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从企业新闻出发,及时客观的报道企业的资本动态,人事变局以及模式解读,为企业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讯。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BOSS直聘预期12月22日起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交易;FF91预计明年4月交付;雷丁汽车被指拖欠货款发不出车
- 情报 | POS机套现百万将被立案;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16.9亿
- 情报 | 极氪将择机完成上市;圆通拟收购网络小贷牌照;美团严抓考勤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