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血崩”!不仅是政策传导时滞,还有银行信贷“额度”不足
【摘要】资管新规落地后,部分非标资产需要由表外转回表内,占用了大量风险资产。现在商业银行面临的不是“缺钱”,而是缺信贷“额度”。

文/时代财经 魏子皓
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和社融增量数据全线下挫,让市场为之一惊。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傍晚时分公布金融数据,10月金融数据全部不及预期。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较上月数据腰斩,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不及前月的三分之一,且创2016年7月以来新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则持平今年6月创下的历史最低。
分析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货币宽”但“信用紧”,银行风险偏好仍低,经济下行压力犹大。目前国务院和一行两会出台的政策仅能遏制信用负向传导,不能有效释放信用,未来央行降准降息或可期。
人行数据显示,10月M2货币供应量年增8%,较前值减慢0.3个百分点,不及市场预期的8.4%。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288亿元人民币,仅是9月的三分之一,创2016年7月以来新低,远低于预期的1.3万亿元。同时,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6970亿元,较上月数据腰斩,并低于市场预期的9000亿元。
另据央行初步统计,中国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197.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创至少2017年以来新低。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出现下降,其主因是资管新规下,非标融资大幅收缩。
实体融资偏紧尚未缓解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10月社融增速继续大幅下降,且新增信贷同比增长明显放缓,从细节上看,目前的实体依旧“缺钱”。
从社会融资的结构上看,源自于货币持续宽松下人民币贷款未见明显抬升。10月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同比分别减少1273亿元和949亿元,两项合计较上月仅少减119亿元,同比则多减3284亿元,整体仍处于快速萎缩状态。
人民币新增贷款上,“拖后腿”的并非居民部门。数据显示,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1907亿元(9月前值3134亿元,去年同期791亿元)和3730亿元(9月前值4309亿元,去年同期3710亿元)。也就是说“房贷”和“消费借贷”从历史经验上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而最为重要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937亿元,成为拖累本期贷款情况的最主要原因,短期贷款不增反降、中长期贷款较9月的下落幅度也严重大于去年同期。
货币增速方面,因为企业存款的大幅减少和财政存款的增加,导致增速明显偏低。M2增速不及市场预期,M1的增速也创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
川财证券策略首席邓利军表示,从新一期的M2及社融数据看,前期政策调整的作用未能完全实现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仍旧增长乏力,企业存款持续萎缩,实体融资偏紧的现状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票据融资依旧充当了信贷投放的主要渠道,同比多增1442亿元,表明在央行一系列货币政策指引之下,当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仍旧偏低,对信贷投放依然较为谨慎。”财通基金固收分析师郑良海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预期增强,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下降,进而会影响再生产的扩大。
银行缺的是信贷“额度”
今年 7 月之后,政策上由“宽货币”转向“宽信用”的趋势十分明显。8月银保监发布76号文进一步推进信贷服务实体经济,标志着监管政策从“宽货币紧信用”切换成“宽货币宽信用”。9月以来,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央行等部门推出了诸多举措,如推出定向降准、扩充合格担保品范围、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MPA增设临时性专项指标,改革金融机构内部激励体制等。
不过从10月的金融数据上看,“宽信用”政策效果尚未显现。宏观政策还需微观主体响应,时代财经发现,除了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一定时滞外,银行自身所受的制约也非常关键。
一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对时代财经表示,“支持民企融资相关会议刚开完,目前只有部分大行的相关政策已经启动,更多的银行还需要时间反馈,另外银行问责机制也需要时间调整。”
“现在商业银行面临的不是‘缺钱’,而是缺信贷‘额度’。”一位城商银行副行长对时代财经表示,因为资管新规的落地,部分非标资产需要由表外转回表内,占用了大量的风险资产。现在面临的是资本金占用和准备金计提的压力,如果不发金融债补充资本,明年也可能没有太多的投放余地。
川财证券宏观策略首席邓利军认为,“目前市场不宜过于悲观,近期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明确聚焦于货币政策传导问题,未来政策或将在整体保持宽松的前提下,着力于打通流动性的传导路径。”
而在信用扩张通道打通之前,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央行会将以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共同发力,此外未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降准降息政策或可期。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从企业新闻出发,及时客观的报道企业的资本动态,人事变局以及模式解读,为企业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讯。



- 情报 | “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小马智行将接入曹操出行;茅台市值接近腾讯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情报 | 蔚来手机即将上市;Model 3改款有望在半月内上市;比亚迪汽车鼓励举报腐败行为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光年速递 | 苹果不会在iOS 18发布时同步推出AI功能;英伟达发布软件和服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 情报 | 京东金融定期还款业务关闭新增任务服务;亿家拼APP被认定传销;重庆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出炉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