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合汇二期兑付出了点小状况?出借人要抓住这几个重点
【摘要】在这次雷潮当中,鑫合汇的兑付方案(振鑫计划),一直颇受大家关注。头部平台的如约甚至提前兑付,无疑会给行业带来一剂强心剂。

在这次雷潮当中,鑫合汇的兑付方案(振鑫计划),一直颇受大家关注。头部平台的如约甚至提前兑付,无疑会给行业带来一剂强心剂。
好在又传来了好消息。自8月公布兑付方案、9月5日如约完成第一期兑付后,11月2日鑫合汇再度提前开启二期兑付,有效地稳定了投资人信心,成为雷潮之中少有的自查自纠实践案例。
笔者联系了鑫合汇得知第二期兑付的情况。
具体情况为,11月2日,鑫合汇再次提前开启了二期兑付。按原计划本该是11月6日,出借人一次性拿回第二期的全部兑付金额,但却变成了从11月2日到11月12日,分7个工作日兑付。
为什么突然分7个工作日兑付?
据鑫合汇官方回复,二期兑付时间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存管系统切换过渡期间,担心出现系统故障,所以把金额较大的第二期兑付的钱分成几天来兑付。
笔者给大家画三个重点。
首先对于第二期兑付情况,振鑫计划工作组组长已向政府方面做了汇报,也就是说目前所有情况都是在政府监督的范围内,企业方面始终和政府保持着良好的沟通机制,这点十分难得,也足见杭州的地方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重视程度。
其次,鑫合汇在提前完成一二期兑付中,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合规备案进程中也有较大进展。9月14日,鑫合汇率先向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提交了平台自律检查报告,随后被成功列入《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自律检查机构建议名单》。10月12日,鑫合汇又向浙江省互联网金融联合会提交了行业自律检查自查报告,并已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非现场检查。10月26日,行政核查正式进驻公司。
最后,就是鑫合汇的态度依然是坦诚和公开。到期提前启动兑付、大额分期提前告知和承诺7个工作日完成遵守约定,再对比大量随意更改兑付方案甚至撕毁耍赖的平台,可见一斑。
不过笔者想说的是,这一轮雷潮中,大量头部平台实打实遭受了“暴击”。有的平台一蹶不振撒泼耍赖,有的平台开始做大规模自融兑付玩起庞氏,而像鑫合汇这样存量业务积极兑付,还努力争取备案,保住这块互联网金融招牌,实数良心。
现在的经济大环境确实很不好,在此情况下,鑫合汇仍是有条不紊地将一二期兑付履约落地。特别是鑫合汇这次兑付不仅承诺了兑付本金,还承诺足额支付出借人的投资利息,甚至承诺在全部兑付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出借人资金占用补偿(大约5%左右)。
另一方面,兑付只能按比例按平台的节奏,并不是出借人口中的“拖延战术”,一定是和平台资产处置变现节奏息息相关。
资金最后能回来多少,主要看资产清收情况。比如部分资产类型导致变现流程较为繁琐,如果企图短期变现,则折价非常严重,平台和出借人都会面对相当大的损失。
鑫合汇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部分已经启动法律诉讼程序,也在考虑委托专业资产管理公司(AMC)逐步介入,为资产回收和处置提供多重保障。但是AMC能否成功借入,与投资人的支持密切相关外,政府的态度支持同样重要。(目前来看,对于鑫合汇在一二期兑付中所展现的责任意识和实际作为,政府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好消息是,监管正在加强对网贷风险的化解,不断推出网贷风险处置举措。有消息称,银保监会在8月召集了四大AMC开会,协助化解P2P风险,随后四大AMC都在研究成立参与P2P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有分析人士表示,引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即监管层正在积极调动传统金融体系的资源来化解P2P行业风险,对于维系市场信心、加速危机处理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而这个时候的投资者所能做的,一方面当然是理性关注公司近况,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身边资源推动鑫合汇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如果资产管理公司真能成功介入,缩短整体兑付周期极其有希望。
来源: 蓝鲸财经

小猪
互金大咖 财经媒体 关注网贷、支付、创投的自媒体。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
- 情报 | 卫龙香港IPO定价10.56港元;美国大型床垫制造商席梦思申请破产;法拉第未来将于明日公布FF 91车辆交付计划
- 光年速递 | 扎克伯格看好智能眼镜;OpenAI向部分用户开放GPT-4o语音模式...
- 情报 | “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小马智行将接入曹操出行;茅台市值接近腾讯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字节跳动寻求以50亿美元出售沐瞳科技;小米在汽车研发投入超70亿;电视家发公告称绝对不跑路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