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富林彦军谈中国投资与金融开放驱动新变革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近期,从悉尼到巴厘,财新传媒组织了两场国际圆桌会议,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企业信息  ·  2018-10-26 16:02
玖富林彦军谈中国投资与金融开放驱动新变革 - 金评媒
作者: 企业信息   

近期,从悉尼到巴厘,财新传媒组织了两场国际圆桌会议,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首先是10月8日,由财新传媒、澳大利亚金融评论联合主办的“中国投资与澳大利亚”圆桌会议,活动在普华永道悉尼总部隆重举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总编Michael Stutchberry,中国投资公司前副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谢平,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经济研究局主任Shiro Armstrong等中澳两国的多位知名学者及商界精英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内港保险市场融合等热点话题。

紧接着于10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本届年会前夕,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金融再开放 驱动新变革”主题峰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重磅嘉宾聚首,从大的国与国合作的方式出发,共商金融科技企业未来出海的方向。

作为财新国际圆桌全年合作伙伴玖富集团受邀参加了这两场国际圆桌会议,玖富集团CFO兼玖富国际CEO林彦军出席了澳洲圆桌“中国海外投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论坛环节,以及印尼圆桌“金融监管与创新”论坛环节的讨论,与多位重磅嘉宾一同分享玖富集团作为中国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出海全球中扮演的角色。

中国企业投资,须处理好中国制度与全球化规则的兼容关系

中美贸易战自今年3月22日由特朗普政府签署总统备忘录至今已逾半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疑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特朗普政府接连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国际经贸局势影响下,中澳经贸关系会否深受一些国家逆全球化行为的影响?中澳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两国资金、资源和人员流动,推动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向持久和深入方向发展,使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广泛受益?10月8日在悉尼召开的“中国投资与澳大利亚”圆桌会议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与澳大利亚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之间世界级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了广泛的经贸合作,使得两国经济发展深为受益。当前,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拥抱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并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投资来源国,这是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优势互补。从长远看,世界经济的未来必然是一个再度全球化的过程,即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与规则,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造福民众。这不仅关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更考验着主要经济体的大国担当和责任,注定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

玖富集团CFO兼玖富国际CEO林彦军认为,随着当今国际经济规则一体化趋势显现,基于全球价值链合作提出的国际贸易新规则正以多边主义、区域主义的形式在全世界推进,急速扩散的区域一体化浪潮,体现了各国通过构建国际经济新规则来重塑全球贸易投资格局的诉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余波尚未消散,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遭到挑战。中国致力于维护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与体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航向。他表示,中国企业未来推进和引领全球化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好中国制度与全球化规则的兼容关系,即在推进全球化共同规则的同时,求同存异,承认各国制度的差异性。中国企业应坚守以建立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为准则,抓住战略形势的变化,使自身与全球化相适应。

中国与澳大利亚应通过国与国的层面提升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资金、资源和人员流动,推动经济优势互补,同时中澳自贸协定在投资层面上,通过降税等手段为双方投资者创造更加自由、便利、透明、公平和安全的投资环境,降低双边投资往来的门槛,从而推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巩固中澳在投资领域的关系,并为服务贸易、投资贸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金融科技出海,须平衡技术创新与当地监管

按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理事会每年秋季将组织召开年会,各国政府央行行长、发展及财政部长、私企高管、学术界和公民社会组织的代表共聚一堂,就世界经济前景、消除贫困、经济发展、援助有效性等全球关注的议题展开讨论。年会的另一个特色是专题研讨会、地区吹风会和新闻发布会,内容侧重于全球经济、国际发展、世界金融系统等议题。财新传媒借此契机,于年会开始前一日主办的主题为“金融再开放 驱动新变革”的小型高端圆桌会议吸引了业界的眼球。在“金融监管与创新”讨论环节,玖富集团CFO兼玖富国际CEO林彦军表示,当前虽是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最好时节,但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金融科技要想真正走出去并非简单的事情,除了解决政策风险和金融安全这一首要问题外,还需要平衡金融创新与当地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林彦军认为,金融科技企业要想真正远洋出海,首要面临的问题是政策风险和金融安全。尤其是在印尼、菲律宾以及非洲等欠发达地区,金融风控的难度更大。就政策风险而言,曾有多名专家在公开场合表示,在国内允许的P2P行为,在部分国家是不被允许的,甚至某些国家只允许企业之间产生直接借贷行为。

“如果金融科技企业在没有搞清当地政策的情况下擅自出海,会让企业陷入无妄之灾,轻则无功而返,重则面临牢狱之祸。”林彦军说,当地政治环境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东南亚部分国家政局不稳也会带来金融风险。在金融安全问题上,林彦军以印尼为例,这个拥有2.6亿人口的国家,却只有2千万的城市人口拥有身份证明文件,如何在非实名制的条件下控制住金融风险对出海企业来说是一大难题。

而阻碍金融科技企业真正走出去的另一个拦路虎是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当地监管。环节中,有专家表示,金融科技企业国际化布局的最大考验是如何与当地金融监管框架相融合。对此,林彦军十分认同。他举例说,限于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等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法律法规差异,导致某些国家的金融监管严格程度堪比美国。因此,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想要分羹海外市场,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本地化管理能力以适应国外不同环境,玖富集团为此探索了一条特色之路。

玖富集团十二年深耕,坚持金融技术创新走国际化之路

从中国投资到金融创新驱动变革,作为此次“财新国际圆桌”会议邀请的嘉宾之一,玖富集团CFO 兼玖富国际CEO林彦军,从宏观分析国际金融经济环境大局,从微观着眼玖富一路走来的实践和经验,根据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分享了玖富集团多年来在完善自身布局的同时更多探索海外市场的经验。

林彦军认为,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受限,金融技术创新将更加重要,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进合作,同时,也有利于全球化合作。他表示,玖富集团成立十二年以来,一直坚持金融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以便提供更好的优质的服务给广大客户,玖富现在开始国际化,将创新技术输出,和当地金融机构合作,以更高的效率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玖富集团作为中国知名的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之一,将布局国际市场作为公司的一张新名片,频频放大招通过“科技赋能”、“数字链接”、“出海计划”三个方向与开放完成国际化战略布局,形成美国硅谷、东南亚地区、香港“三位一体”的海外金融服务体系,向全球互联网金融行业亮出自已的观点与实力,通过积极地走向海外,提升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经过多年稳健发展,玖富已连续7年实现盈利,保持正现金流,并陆续完成多轮融资,今年一季度,继中国信达(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知名企业家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等对玖富集团巨额投资后,玖富集团再次完成6500万美元D轮融资,在此基础上,近期,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SBI集团战略投资入股玖富,目前已完成交割,此次SBI集团战略入股,势必将进一步助力玖富集团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深耕,夯实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布局。这一系列举措都展现了玖富立足合规、长远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从发展的角度看,目前玖富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相当成熟的运营经验,更能把握移动金融用户的需求。同时,相继在国内推出了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个人信用评级模型“火眼分”、坏账预测系统“彩虹评级”,联合“股小量”上线人工智能助手等,都是金融科技核心的技术,这些积累使玖富拥有了扎实的大数据风控技术。此外,玖富拥有的庞大移动金融生态链开放体系,其产品线是国内金融科技集团当中较为丰富和系统的,涵盖金融普惠、移动理财、数字金融、消费分期、大数据科技、移动证券等,拥有多个产品,而这些产品互相之间战略合作和战略投资的联动极多,有利于其解决海外市场本土化的落地难题。

正如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所言:金融创新与科技革命的融合速度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结构平衡。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复合型创新,而是集约型创新,是跨学科、跨技术、跨行业、跨文化、跨国家的集约创新,谁能把金融创新与整个科技革命(特别是共性核心技术创新)相结合,谁就能引领这个时代而不是被整合、被淘汰。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