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规模再降1300亿 三季度增加223亿债券投资
【摘要】基金三季报显示,天弘余额宝报告期内规模又下降了约1300亿。在投资组合方面,该基金三季度的债券仓位由二季度末的9.43%提升至12.05%,持仓金额也由1372亿元增加至约1595亿元,相当于增加了223亿元的债券投资。

近日,随着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基金在三季度的动向也开始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规模又下降了约1300亿,这也是自今年余额宝平台开放以来,连续第2个季度出现规模下滑。
规模下滑约1300亿份
三季报显示,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的总申购份额约为1.74万亿份,总赎回则达到约1.87万亿份,这也使得其规模在三季度从期初的1.45万亿份下滑至期末的1.32万亿份,相当于下降了约1300亿份。
在投资组合方面,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增加了债券持仓,债券仓位由二季度末的9.43%提升至三季度末的12.05%,持仓金额也由1372亿元增加至约1595亿元,相当于增加了223亿元的债券投资。
由于增加了债券持仓,整体规模又下滑,相应地,其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也出现了下降,占比从二季度末的62.42%下降至三季度末的60.12%。
此外,在持有组合久期上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平均剩余期限在30天以内的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从二季度末的43.50%小幅下降至三季度末的41.84%。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平均剩余期限在30天(含)~60天的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从二季度末的12.93%提升至三季度末的25.04%;平均剩余期限在60天(含)~90天的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从二季度末的22.38%提升至三季度末的25.96%。
而平均剩余期限在90天(含)~120天、120天(含)~397天(含)的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则分别从二季度末的9.11%和11.91%下降至三季度末的1.01%和6.00%。
显然,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不仅采用了缩短久期的策略,减少了剩余期限在90天以上的资产配置,同时对于30天以内的资产,又做了适当的调整,相当于同时又做了拉长久期的动作,使得主要配置期限在30~90天的资产中。整体上看,持有资产的平均剩余期限由二季度末的58天降至三季度末的49天。
平台货基投资组合有差异
这种操作方式,其实保证了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获得相对较好收益的同时,也保证了其较好的流动性。
余额宝平台显示,如果算上天弘余额宝,目前共有13只货基。在这13只货基中,仅有1只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高于3%,而这只货基就是于近期刚接入余额宝平台的国投瑞银添利宝货币A。
其余12只货基中,7日年化收益率靠前的是中欧滚钱宝货币A,该基金7日年化收益为2.9830%,而天弘余额宝2.6650%的7日年化收益基本属于中位数。可以看出,虽然规模最大,但是其收益率依然高于余额宝平台的部分货基。
另外,在已经披露三季报的余额宝平台货基中,相比于天弘余额宝规模的持续下滑,部分货基依然出现了规模的明显增长。比如中欧滚钱宝货币A,三季度总申购份额为约为2531亿份,总赎回约为2377亿份,大致增加了154亿份,使得季度末的总规模达到了839亿份。
有意思的是,在投资组合上,中欧滚钱宝投资组合剩余期限在120天(含)~397天(含)的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从二季度末的29.61%提升至三季度末的50.13%;而剩余期限在30天(含)~60天、60天(含)~90天的资产占比,则分别从二季度末的25.04%和27.62%,下降至三季度末的15.13%和9.74%。显然,这种直接拉长至120天以上的方式,跟天弘余额宝有着明显的区别。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莉莉财经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寺库公司被立案调查;钟睒睒再度成中国首富;吉利拟与雷诺成立合营企业公司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京东众筹宣布将于10月10日起暂停运营;蔚来申请注册咖啡商标;开课吧被诉拖欠490万合同费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滴滴被罚80.26亿;恒驰5订单数破3.7万辆;字节跳动估值跌破3000亿美元
- 情报 | 恒大集团在美申请破产保护;字节跳动旗下时光相册宣布停运;马斯克称下周直播新版FSD自动驾驶
- 情报 | 快手辟谣拟收购小贷牌照;奇瑞汽车涉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