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消费金融一年被罚三次:政策利好下监管愈发严格
【摘要】今年以来,随着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型风险的逐渐“消逝”,国家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有了明显的加大。

10月19日,上海银监局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银”)在2018年9月26日被上海银监局罚款150万元。
据了解,此次中银被罚的原因有三,一是借款人收入情况贷前调查未尽职;二是未严格执行个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规定;三是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资金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是我国首批试点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成立于2010年6月,股东为中国银行、百联集团、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目前中银主营业务为信用贷款、商户专享贷以及互联网贷款,涵盖了教育、装修、租房、婚庆、消费信贷等多个消费场景。
多家持牌消金连续被罚
事实上,这已经是中银今年以来接到上海银监局的第三次罚单。
2018年5月28日,中银因办理部分贷款时,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被上海银监局处以138.68万元的罚款。
10月10日,中银因违背《征信业管理条例》被上海银监局处以10万元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违规、违法被处罚。
1月10日,央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公布,海尔消费金融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被罚款10万元。
5月28日,杭银消费金融也因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被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处以50万元罚款。
8月7日,央行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北银消费金融因为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被处以人民币30万元罚款。
9月,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发布《关于深化市场乱象整治,开展合作机构风险专项排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从2018年9月1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暂停全部线下渠道受理普通“邮你贷”业务,并启动为期4个月的合作机构风险排查。
有分析指出,中邮消费金融暂停线下业务的原因可能是线下代理机构乱收费,导致中邮消费金融频繁被投诉所致。
事实上,在国家大力支持“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消费升级”最底层的服务者,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触摸监管红线的风险。
政策利好,监管趋严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金融行业创新型风险的逐渐“消逝”,国家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有了明显的加大。
8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不断激发潜在消费。
政策的不断利好意味着“消费”再一次被提到国家高度。在这一波变化下,消费金融公司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业务增长点。
与此同时,在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由科技创新所引发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监管不断开出罚单是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重视的表现,而作为平台方在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用户个人隐私、风控等容易爆发金融风险的细节。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的支持力度与监管力度是正相关的,随着政策的不断利好,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必定越来越严格,未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持续处于监管的“风口”。
来源: 王美文 | 来源:亿欧

莉莉财经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B站将转为双重主要上市;Tims中国将于今日登陆纳斯达克;每日优鲜浙江公司注销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每日优鲜签署两份融资协议;爱奇艺旗下VR公司业务陷入停滞;蔚来手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