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忠教授:小耳症那些事儿(十七)小耳症能预防吗?

首页 > 企业新闻 >正文

【摘要】从群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预防手段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病率,但是从个体来看,目前我们的医学还无法确保每一个新生儿都完全健康。

  企业信息  ·  2018-09-29 10:16

 从群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预防手段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病率,但是从个体来看,目前我们的医学还无法确保每一个新生儿都完全健康。

 面对耳朵先天发育异常的孩子,小耳症的父母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这种疾病能预防吗?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能、不能。

 说能预防是因为就群体而言,我们人类是可以将这类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的。

我国政府之所以采取很多措施来保护环境,就是因为环境污染导致很多疾病,包括先天性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了,如果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先天性缺陷的发生率会下降,这在发达国家有先例。

 与此同时,对孕妇进行孕期教育,让她们远离那些有可能致畸的化学物质、射线等同样有可能降低先天性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但就个体而言,我们目前尚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产妇都生出完全健康的孩子,先天性发育异常仍然是人类最见疾病之一。

 任何怀孕妇女即使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也无法保证生出的孩子完全没有缺陷。

 从这个角度看,先天性小耳症的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在孩子出生后,努力寻找发病的原因,因为发病的原因实在太多太复杂;更没有必要一直自责,因为很多因素是怀孕妇女无法控制的,你总得呼吸这被人类污染了的空气,喝被污染了的水,吃被污染了的食物,躲不开无处不在的病毒和射线。

关于小耳症,家长还有一个问题是能否在怀孕期间发现,答案同样是:能,不能。

 目前还缺乏基因检测的手段在怀孕期间检测孩子的基因是否全部正常,某些疾病在怀孕期间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查出来,但多数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尚缺乏有效的基因检测手段。

 有些疾病可以通过化验羊水来判断胎儿有没有问题,但小耳症目前还无法通过检测羊水来做出诊断。

B超是目前诊断先天性体表畸形常用的检测手段,但由于孩子从两个细胞发育成人的形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各种体表器官外形发育完善一般要到妊娠中期以后,能用B超看出耳朵发育有异常要到妊娠的中晚期。

 这个时候,胎儿已经变成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家长很难有勇气做出决定不让这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即使做出这样的决定,产妇引产也会冒很大的风险。有些小耳症的父母要去追究做产前检查的B超医生的责任,且不说国家没有规定产前检查必须查耳朵,如果对孩子的每一个部位用B超扫描一遍,孩子长时间暴露在超声下是否安全又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要说的是,如果生出了一个耳朵发育异常的孩子,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去查原因,追究责任,因为查不清楚,如何追责呢?

【专家介绍】

 郭树忠 亚洲换脸术成功手术第一人

 现任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常务副院长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获整形外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留学美国2年,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曾任西京医院全军整外研究所所长、西京整形医院院长。

 郭树忠教授从事整形外科30多年,在耳再造、鼻再造、生殖器官再造方面有极其深厚的造诣,主刀完成了亚洲首例、国际第二例“换脸术”,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柳叶刀》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评为国内十大医药新闻。他受邀曾在二十多个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并有美国、日本、巴西、新加坡、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整形外科医生专程来观摩其耳再造手术。他主刀完成过多例疑难复杂手术,央视进行过广泛报道。

来源:搜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企业信息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