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付能力吃紧 已有27家险企合计增资约740亿元
【摘要】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初至今,已有27家险企合计增资约740亿元,是去年同期增资额的2.8倍。从增资方式来看,险企不再单单依赖股东直接出资,资本补充债券成为险企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新宠。

虽然二季度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平均值远远高于警戒线,但数据也显示,近六成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一季度下滑,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者也不在少数。为缓解偿付能力压力、寻求业务规模的发展,保险公司新一轮“补血”计划正在提速。
上证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初至今,已有27家险企合计增资约740亿元,是去年同期增资额的2.8倍。从增资方式来看,险企不再单单依赖股东直接出资,资本补充债券成为险企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新宠。
具体来看,今年初以来,股东直接注资的险企有20家,增资金额为292亿元。其中,增资超过10亿元的险企有9家。最为引人关注的中邮人寿和大地保险两家险企采取股东直接增资的方式,资本金分别由100亿元变更至150亿元、104.3亿元变更至151.1亿元。
发债也成为险企补充资本的选择。今年初以来,共有7家险企获批发行10年期资本补充债券,总计不超过445亿元。其中,中国人保及其子公司人保寿险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规模最大,合计不超过300亿元。
与以往大险企偏爱资本补充债券不同的是,有中小险企开始利用这一渠道来补充资本。如农银人寿获批发行不超过35亿元资本补充债券,英大泰和财险获批发行不超过15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说,在“偿二代”监管下,如果险企进入稳定盈利阶段,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公积,就具有了内生的资本补充机制。但如果险企存在较大亏损,或者遭遇较大现金流压力,影响偿付能力,就需要通过增资、发债等各种方式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
为何险企渐渐青睐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来“补血”?有投行人士分析,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门槛高,在央行的监督管理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保险公司无需付出流动性溢价,融资成本较低。再加上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交易灵活,投资者认购更加活跃。
但是并非所有险企都能获取发债资格。《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宜》规定,申请公开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保险公司必须满足5项明确的要求: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连续经营超过3年,上年末和最近一季度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最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 上海证券报 陈婷婷

财经互金新媒体
财经互金新媒体 专注网贷、区块链、第三方支付报道的互金系媒体。



- 情报 | 小米自研芯片将在今明两年亮相;阿里云「通义千问」已完成备案工作;特斯拉新款Model3或9月1日上市
- 情报 | 积木盒子董事长董骏被警方带走;猪八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发布新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 情报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拼多多旗下Temu起诉Shein;新东方旗下公司非法出版教材被罚
- 情报 | 苏宁易购回应被申请破产;美联英语陷入破产风波;罗永浩创业公司细红线完成天使轮融资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VUE VLOG将于9月30日停止运营;Sou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愉悦资本近40亿元新募资首次关账
- 情报 | 京东将对10%高管进行末尾淘汰;天然乳品遭港交所除牌;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挂牌港交所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