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上升,消费金融风控要更加具有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最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8家公司赚了13亿,仅有2家机构出现亏损。不过,不良贷款率上升,导致消费金融公司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财经互金新媒体 原创  ·  2018-09-12 12:30
不良率上升,消费金融风控要更加具有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 - 金评媒
来源: 金评媒 钟硕   

最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8家公司赚了13亿,仅有2家机构出现亏损。不过,不良贷款率上升,导致消费金融公司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此外,8月份还有2家消费金融公司接到央行罚单。风控能力高低,越来越成为制约平台长远发展的命门。

中国消费金融风控3大痛点:欺诈、多头借贷、失联

从消费金融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上海尚诚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0.16 亿、-0.29亿,其中尚诚消费金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0.93亿元,苏宁金融按照150%的拨备覆盖率进行拨备计提,拨备前利润为26391.44万元,拨备后净利润为-2892.54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主流消费金融类机构的不良率较2017年平均水平提升了5-10个百分点左右,不少机构因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而由盈利转为亏损。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初期,都会有一个蛮荒期。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金融平台在急速冲量,再加上中国的征信体系还不完善,监管部门合规要求不断提高,风控水平不高的平台就此埋下了隐患。

在朗迪峰会上,捷越联合首席风控官金可冶表示,目前中国消费金融风控面临3大痛点,第一是高欺诈,在中国,欺诈的比例高达50%,甚至更高,尤其团伙欺诈,这应该是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非常独特现象;二是多头借贷,主要也是由征信体系的欠缺所引起的,很多金融机构无法了解一个借贷人到底负了多少债;三是失联,一个金融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对一个证件做了审批然后放款,一打电话客户失联,这对风控是很大的挑战,哪怕有再好的催收团队,再高的催收技巧,找不到借款人,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前端风控不光是放款这件事,贷中也很重要

近期,银保监会印发《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了部署。《通知》指出,重点打击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

监管对平台风控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可冶表示:“以前有些公司说我先把这个客户放进来,不行的话他逾期我后面靠催收控制风险。今后这种事就不那么有效了,所以今后风险评判要更前瞻,更有预防性。”

“中国金融公司对催收的期待太高,但是一旦到了要不断催收这个阶段,其实平台能做的事情已经有限了。目前,大家把关注度主要放在贷前,反欺诈这块,有的金融机构在贷中、贷后下的功夫都不够。”金可冶认为,前端风控不光是放款这件事,贷中也很重要。放款以后,平台往往没有跟客户沟通,直到这个客户逾期了。其实在这期间,金融公司有义务对客户的风险变化有准确了解。

“如果平台每个月都知道客户的风险是不是提升了,相比贷前,客户风险是不是还处在一个比较优质的水平。针对这些事情来不断安排计划,对于降低逾期率或者催收成本都是有益的。”金可冶谈到。

重视对还款人的还款能力评判

以前,行业发展不完善的环境下,平台可以高定价覆盖风险,但现在监管愈加严格,平台只能把风控做得很精细,而且哪个环节做不好,都不行,尤其是对还款人还款能力的评估。

众所周知,风控有二要素,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其中,反欺诈、信用模型都在不断地解决还款意愿,而对于还款能力,金可冶谈到,中国金融机构对一个还款人的还款能力评判非常弱。要想评估还款能力就得知道总资产,另外要知道总的可支配收入。不过,由于征信体系不足,平台很难对一个借款人总负债做一个评判,了解总收入更是难上加难。

在美国,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监管下了硬性指标,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对还款人的还款能力做量化的评估。金可冶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要引以为戒的,加强或者提升信用模型对还款意愿评判能力基础上,要对还款能力评估要有足够的重视。

新技术与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如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技术,也对风控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使平台的风控决策更加精准,对用户收入预估的准确性,使平台风控更加有效。

来源: 金评媒 钟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互金新媒体

财经互金新媒体 专注网贷、区块链、第三方支付报道的互金系媒体。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