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前景诱人:科技激活新零售潜力 新金融加速入局
【摘要】新消费市场“蛋糕”正越做越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多位专家近日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需求衍生出巨大的新消费市场,越来越多企业向新零售转型,金融机构也快马加鞭布局消费金融市场。新消费市场“蛋糕”正越做越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科技激活新零售潜力
新消费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以网上购物为例,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业主管合伙人钱亦馨表示,中国网购商品总值为4万亿元左右,2011年以来,网购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爆发性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由2015年的10.8%激增至2017年的15%。
在钱亦馨看来,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类型开始从发展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升级下,居民用更多收入购买非必需品,以改善生活质量和体验。
从消费主体来看,未来5年间,“千禧一代”(指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生的人)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这代人更追求品质与个性化的需求,对奢侈品的需求增长,喜欢在网上分享反馈购物体验。展望未来,网络购物会更普及,电子商务也会在更多的农村市场普及,线下零售会被赋予新角色,与在线平台进行挂钩。
新消费迸发,零售业面临转型。钱亦馨强调,企业应当创新,但不能停留在科技本身。企业要拥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要提供给客户无缝衔接的体验,快速简便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运用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消费金融“加持”
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增速较快。据联讯证券统计,消费贷款从2015年1月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18年5月的33.9万亿元,增长116%。
消费金融市场吸引了多方“玩家”进入,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租赁公司等。
据恒大研究院统计,银行是消费信贷最主要的供给方。其中,信用卡是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最重要的途径,预计2022年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将达13.23万亿元,占据消费金融半壁江山。此外,近年兴起的直销银行也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消费金融服务的切入口,是银行拓展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平台。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持牌运营,在资金、风控、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
来源: 赵白执南 · 中国证券报

财经360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VUE VLOG将于9月30日停止运营;Soul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愉悦资本近40亿元新募资首次关账
- 情报 | 联想集团拯救者手机业务全员裁撤;法拉第未来开始生产FF 91;罗永浩明日将在直播间卖卫星
- 光年速递 | 紫光集团宣布更名为“新紫光集团”;雷军将重新主持手机发布会;萝卜快跑无人车售价仅20.46万元...
- 情报 | 京东将对10%高管进行末尾淘汰;天然乳品遭港交所除牌;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挂牌港交所
- 情报 | 华为Mate50系列或将再成为理财产品;快狗打车上市3个月股价跌超70%;小音咖被强制执行1.9万
- 情报 | 欧盟2035年起禁止生产燃油车;推特管理层大洗牌;广汽埃安拟于明年二季度申请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