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出海印尼观察:政策收紧,已现多头借贷
【摘要】和中国一样,现金贷在印尼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其背后的问题也会不断的爆发出来。

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对于现金贷业务趋严,国内许多公司纷纷开拓印尼市场谋求出路。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印尼人口结构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并且金融服务渗透率极低,储蓄卡渗透率为36%,信用卡渗透率不到3%。因此,印尼成为继中国之后引领现金贷风潮的又一个亚洲国家。
瞄准印尼市场“淘金”现金贷的企业千余家之多,根据现金贷从业者统计,至今真正落地印尼的中国企业,只有约三四十家。这些企业的月交易量最高的也仅过亿元,大多数平台在千万级别徘徊,可见在印尼当地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印尼淘金之路绝非坦途,甚至还出现各种欺诈行为,无论是申请牌照、风控、催收,还是在本土化融入。
现状:准入门槛提高
首先是准入问题,从2017年开始,最火爆的时候每个月有上百家组团去印尼考察,现金贷配套的服务、技术、催收、大数据公司等均已出海。甚至有公司声称可以提供印尼现金贷公司注册、牌照申请、资源对接甚至人员招聘等全套服务。
一位在印尼较早展业的现金贷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印尼当地律所有联合中介骗取有意落地印尼市场的外资公司代办费的现象,甚至有收取几十万费用不办事的情况出现。不断提升的合规也令整体运营成本不断水涨船高。
在金融领域的监管,印尼对于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金融类牌照归OJK(金融管理局)负责。对于海外金融科技创业者,当地监管持开放的态度。不过,大量现金贷的涌入已经引起了OJK的注意,有新闻报道,上周OJK已经约谈了58个不合规的现金贷APP。
现在向OJK提交注册申请的难度越来越大,多了很多之前没有的规则,如对外资身份的审核、股东的审核、对系统的要求等等,门槛比之前提高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注册印尼公司需要本国人持有15%股份,但印尼法律不允许代持股份,所以产生出大量代持纠纷。
印尼对科技金融采取的相对宽容的沙盒监管模式,也是吸引中国创业者们的一大因素。印尼金融监管局(OJK)于2016年底颁布了P2P业务监管细则,金融科技平台必须向OJK注册后才能开展业务,在注册的一年之内,平台应向OJK申请许可证。
各环节挑战重重:风控、支付、贷后
上述从业人士还表示,目前印尼现金贷坏账首逾近50%,国内的风控体系很难适应当地环境。
印尼个人征信体系的极度不完善,当地人又偏好现金交易,很难留下交易记录。另一大问题则是,一个人可以办理多个身份证、车牌号和手机号,实名制尚在慢慢推进中,这对于线上风控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风控体系在印尼市场是一个完全从零开始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在东南亚的金融科技公司必须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当地的风控模式出来,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成本。
此外,怎么把借款安全到账也是个印尼问题。在印尼,银行卡的普及率很低。并且,第三方支付还没有划扣功能,创业者多选择对接数个第三方支付渠道,也有的创业者选择直接跟银行合作,走银行支付渠道;短信通道也不稳定,需创业者对接数个通道,并足够敏锐,能在通道异常时,迅速切换到备用通道。
最后就是贷后管理。印尼监管明确禁止一些催收方式,比如,对客户进行24小时全天候狂轰滥炸,因此中国简单粗暴轰炸通讯录的方法在印尼不奏效。印尼从事现金贷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一般在周一到周六的早上8点到晚上6点催收,在印尼的全国节假日不得联系客户。而在催收时,他们往往用的是服务性的口吻,而非斥责性的。
转型、撤退,出海的现金贷何去何从
短期来看,现金贷盈利并不会有太大难度,问题是当强监管与市场竞争相继来临后,平台还能否延续此前赚钱趋势,这就考验平台的风控与当地资源整合等综合运营能力。
和中国一样,现金贷在印尼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其背后的问题也会不断的爆发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尼市场数据维度不够,多头借贷已经出现,黑产也跟随中国金融企业的脚步,来到了印尼。
据蓝鲸财经了解,在印尼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至1500元人民币,家庭平局收入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市面上,一款手机价格主要集中在800元人民币至1200元人民币,以及1800元人民币至2200元人民币区间。现在有行业里的人来帮助当地居民一起骗贷,帮助不合规客户过审。
印尼监管部门已有收紧相关政策计划,并且不再发放新的牌照。中国出海企业正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监管政策的加强让那些想赚快钱的平台知难而退,留下的都是想踏踏实实做业务的平台。
无论是印尼还是整个东南亚的网贷需求依然是个很大的市场,从业者和投资人均对整个东南亚市场表达了长期看好的观点。但出海发展必须对当地市场有足够把握,而不是盲从,知己知彼才是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正确的做法。
东南亚的人口基数颇大,总人数有6亿之多。尽管东南亚的人口有6亿多,但这6亿人口却被划分为11个国家。除了印尼,其实整个东南亚都在中国现金贷企业的扩张版图之上。目前已有种种迹象显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都已有国内现金贷企业上线,当地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提前消费意识又强,手机分期的市场份额已经排进前十。此外,甚至柬埔寨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来源: 蓝鲸财经

莉莉财经



- 情报 | 天眼企服将于7月关停;Meta开始使用新股票代码;社交平台Soul宣布撤回美股IPO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
- 光年速递 | 谷歌DeepMind推出2B参数Gemma 2模型;Neura展示人形机器人4NE-1...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