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现金贷“马甲” 需“穿透式监管”,构筑灵敏有效监管体系
【摘要】报道称,有些平台以手机回租形式发放贷款。如“某回租”平台,先以评估价格(即借款金额)回收用户手机,然后将手机回租给用户,并与客户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回购价格高于回收价格部分以及相关“评估费”、“服务费”,即借款利息。

据媒体报道,中国互金协会监测发现,现在仍有部分机构或平台“穿马甲”,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继续发放贷款,有的还在贷款过程中通过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方式变相抬高利率。其中,以手机回租形式最猖獗,“回租贷”相关平台已超过100个,注册客户数百万人,大多数目标客户锁定为大学生。
报道称,有些平台以手机回租形式发放贷款。如“某回租”平台,先以评估价格(即借款金额)回收用户手机,然后将手机回租给用户,并与客户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回购价格高于回收价格部分以及相关“评估费”、“服务费”,即借款利息。
网民表示,“现金贷”变着花样行高利贷之实,玩着各种套路逃避监管,呼吁相关部门扩大“穿透式监管”,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监管震慑力。与此同时,呼吁引入社会各方面力量,构筑灵敏有效的立体监管体系。
网民“薛洪言”指出,“回租贷”这类业务若不能纳入统一监管体系,容易引发放贷资质上的监管套利问题,此类业务本身在贷款资质、资金来源、贷款投向、杠杆率、利率、催收等方面也容易产生各类风险隐患。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虽然我国金融监管确立了“穿透式监管”原则,但是网民“盘和林”认为,“穿透式监管”亟待扩大,而且还要监管前移,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惩戒追溯机制,不能局限于“头痛医头”。
要根治“现金贷”乱象,还需依靠社会合力。网民“莫开伟”建议,建立“现金贷”联合监管社会合作平台或机制,充分引入社会各方面力量,构筑灵敏有效的立体监管体系。即分辖区建立“现金贷”监管信息平台,将贷款利率、贷款方式、催收方式等向社会公开,提高经营信息的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现状;同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民众和借贷者对违规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问题一经查实,无论程度轻重,一律吊销金融牌照。
还有网民认为,借款人自身也应提高理性消费意识和还款能力的合理评估,为自己的借款行为划定“边界”。网民“夏心愉”认为,大多数“现金贷”借款人都有一个共性,缺乏自控能力。应该对自己还款能力进行确切的评估。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企业新闻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周评:黄金持稳剑指3100、原油多空博弈待破位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小鹏第二代家用充电桩上线;Meta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宣布离职;步步高辟谣倒闭传闻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光年速递:OpenAI解除AI安全负责人职务;扎克伯格称未来将有AI克隆体来分担工作;Meta正式发布Llama 3.1开源模型
- 情报 | 威马汽车否认破产传闻;分析师称iPhone明年将输给华为;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安全数据报告缺失近一年
- 情报 | 快手辟谣拟收购小贷牌照;奇瑞汽车涉多起劳动纠纷案件;美团网约车放弃自营打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