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奇付通”和“保互通”之后,“现在支付”也把支付系统认证续上了
【摘要】去年两会至今仅仅一年,支付牌照除了注销几张预付卡机构外,市场供给并未明显减少,过度竞争仍然存在,央行并不会贸然重启国内企业申牌,开放外资进入国内支付市场,更多的是国家层面的利益考虑。

“现在支付”此前就已经拿到了系统过检认证的证书,只不过最近恰好到了有效期,但就在前两日,“现在支付”公司又把这个支付系统认证续上了。
按照顺序,“现在支付”是央行7号公告后第三家非持牌支付机构拿到系统认证证书的。前两家分别是360奇付通和PICC保互通。
中国支付网获悉,“现在支付”申请的是“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移动电话支付”三种支付业务类型。
3月21日,央行发布“7号公告”宣布正式放开外资进入中国支付市场,而在此之前三个月,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就“支付开放”事宜公开表态。
范一飞说,“均衡开放要求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既不实行歧视政策,也不搞超国民待遇;既不对内歧视,也不对外歧视。不是说要扩大对外开放了,只受理外资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而不管国内机构申请。政府监管将继续遵循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原则,重点做好对已获牌机构的监管引导和整改规范,通过续展等监管措施淘汰落后机构,同时开渠引活水,鼓励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中外资机构入场开展业务,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支付机构结构优化。”
坊间认为,这被视为国内公司又有机会申请支付牌照的信号,之前已经不抱指望的企业重新又燃起了希望。
但事实真是如此?
在去年的两会上,范一飞明确表示,“市场参与者众多,总体而言市场供给和需求有一些失衡,供大于求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行业也存在过度竞争的情况。”
业内资深人士向中国支付网表示,去年两会至今仅仅一年,支付牌照除了注销几张预付卡机构外,市场供给并未明显减少,过度竞争仍然存在,央行并不会贸然重启国内企业申牌,开放外资进入国内支付市场,更多的是国家层面的利益考虑。
该人士称,此前也有二十多家企业包括携程、国家电网等都完成了系统过检认证,但大多连当地人行“公示”的这一步都未达到,更别提已经“公示”了的那近百家翘首以盼的公司。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中国支付网

爱财经



- 情报 | 华为回应P70预售时间曝光;恒大地产涉嫌欺诈发债208亿;茶百道计划4月在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京东众筹宣布将于10月10日起暂停运营;蔚来申请注册咖啡商标;开课吧被诉拖欠490万合同费
- 情报 | 腾讯混元大模型或于明日发布;新东方不执行政府定价被罚15万;一嗨租车1.1万个直营网点接入滴滴APP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汇丰据悉拟拆分印尼业务上市;腾讯新闻回应传言;开课吧裁员规模控制在30%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