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方兴未艾
【摘要】随着国家层面利好政策的相继发布和金融科技的加码支持,作为未来实体产业的一大动能——供应链金融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3万亿元;到2020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供应链金融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随着业务向纵深拓展,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应用成为发展新动向,通过区块链技术及运营资源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国家层面利好政策的相继发布和金融科技的加码支持,作为未来实体产业的一大动能——供应链金融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3万亿元;到2020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
市场广阔 各路资本竞相布局
继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之后,今年4月份,商务部、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明确要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相关企业等开展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委托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面对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利好政策的支持,各路资本纷纷入场供应链金融,推动市场持续升温。
实际上,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跨界组合,当前参与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不仅有商业银行、制造商贸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上市公司、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等也成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依托于强大的科技能力不断促成多产业协同合作。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都加快了使用金融科技助力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步伐。阿里巴巴和京东金融利用自身电商平台优势,较早切入了供应链金融市场,寻找优质的资产端资源。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网商银行启动的供应链金融板块和菜鸟网络,就为阿里生态圈内的商家提供了融资贷款服务;京东金融在2012年就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推出了多种金融服务,为客户盘活供应链条上的多个环节,服务客户绝多大数是中小企业。
此外,供应链金融ABS也成为行业内资本布局的重点。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发行的供应链金融ABS达1470亿元,2018年至今已有566亿元的规模,供应链金融ABS已成为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新的增长点。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将迎来爆发,供应链金融ABS也有望成为资产证券化领域的蓝海。
科技赋能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生态环境中,往往是多家中小型企业围绕一家综合实力强的核心企业在做业务,因此,核心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支配地位,而在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由于风控和征信方面的弱势,难免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此,对接不同企业在发展中各个时点所需的金融服务,尤其是针对核心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破解其融资难题,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能够让整个供应链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供应链金融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易平台和解决方案,以此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已成为近年来参与供应链金融市场主体的重要模式之一。比如,大数据征信、云计算等就为解决供应链生态圈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打开了新局面。
当前,随着业务向纵深拓展,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应用成为业内关注的发展新动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区块链作为承载信用记录的分布式账本,将其引入到供应链金融中,能够使供应链上的每笔交易得以录入并开放给所有参与者,能够有效加强底层资产透明度和可追责性。例如,腾讯日前发布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恰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之中。据了解,“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将是今年腾讯区块链发力重点之一。主要基于供应链场景下的真实交易数据,通过腾讯区块链技术及运营资源来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进一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风控为本 确保资金真实交易
“实际上,供应链的本质是风控。”华金在线CEO董玉琐表示,对于市场内的企业而言,做好供应链金融要关注五大要素:一是有一个大产业链;二是有相对弱的上下游;三是供应商具有解决小企业“痛点”的能力;四是低成本和高杠杆;五是要做好风控。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都绑定在同一个链条上,传统上只考察一家企业的信用状况的做法已经不再适用,而是需要对多个企业、多个项目都进行考察、授信。
有业内人士表示,真实性风险是供应链金融最大的风险。正因为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企业多、产业关联度高,在整个链条环节内,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易是需要被监督的,这样才能保证金融机构不会向虚假的业务授信放贷。
“风控管理须基于对业务的了解,实现对业务实质性把握的资金风险管理。”找钢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丁蕾认为,风控更需要看业务的精细度和颗粒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全链条数据的跟踪管理。
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有助于实现智能化风险控制。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对此建议,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应推动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确保借贷资金基于真实交易。
来源: 金融时报 陈彦蓉

企业新闻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
- 情报 | 中公教育及高管受罚一千万;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荣耀回应“2022年上市并筹资450亿美元”传闻
- 情报 | 字节跳动寻求以50亿美元出售沐瞳科技;小米在汽车研发投入超70亿;电视家发公告称绝对不跑路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
- 情报 | 世纪佳缘多位“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字节上线“头条号外”App;TikTok收缩全球业务
- 情报 | 恒大挂牌转让原深圳总部地块;马斯克称推特可能破产;QQ内测微信登录
- 情报 | 京东金融定期还款业务关闭新增任务服务;亿家拼APP被认定传销;重庆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出炉
- 光年速递 | 孙正义重回公众视线;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离职 ;上半年超万人离开证券业...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