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管银行踩雷频频,网贷资金安全底线遭拷问
【摘要】存管银行频频踩雷,一定程度上拖慢了银行通过互金协会评测的脚步。

文/时代财经 唐汪凯
作为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银行存管已纳入网贷平台合规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一“标配”却屡遭市场质疑。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38家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出现问题,涉及银行数达15家,银行存管的“保障作用”正面临考验。
不幸踩雷的银行中,城商行因业务广泛、门槛相对较低占据了“主力”。而存管平台问题频发,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金协会进行“银行评测”的脚步。
“主力”城商行
在被爆出1.5亿兑付危机之后,5月7日,中融民信(民信贷)北京总部被警方查封,经侦正式介入。这也是继善林金融后,近期出现的又一家上线银行存管的网贷平台“爆雷”。
时代财经根据民信贷官网披露的信息了解到,其对接上线的存管银行为江西银行,江西银行为民信贷提供客户资金存管服务,包括开立专用账户、相关资金清算及业务咨询等。
至此,因为平台“暴雷”而牵涉到江西银行的平台数已达到三家。不过,江西银行系出现问题还不是最多的。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上线银行存管但仍出现问题的平台总数为38家,涉及银行15家。其中,华兴银行系平台出现问题数最多,高达7家。
在所有踩雷的银行中,城商行占比最大。
“城商行对接的网贷平台数量最多,这导致他们出现问题的概率也增加;另外,城商行对于平台资质、资金规模、合规性等方面的要求相对偏低,增加了出现问题的机率。”网贷天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高才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商行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最为广泛,部分银行甚至将其作为主营业务之一,其动力来自于存管业务带来的资金与用户资源。
高才业表示,资金存管的收益主要来自资金存管费率,目前多数P2P平台用户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整体资金流水为亿元级别,相对于全国性银行,这样的资金体量和开户量对于城商行更具吸引力,但对于其他大型银行来说吸引力尚显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此前各地备案要求,部分地区提出银行存管属地化,从表面上看,此举或限制城商行该项业务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
高才业解释称,银行存管属地化并非全国性政策,只有部分地区的备案验收政策明确了该要求,也的确有平台因为该政策更换了存管银行。但由于费用和银行要求的原因,许多更换银行存管的平台最后对接的银行依然是城商行。
踩雷或影响评测
存管银行频频踩雷,一定程度上也拖慢了银行通过互金协会评测的脚步。
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其中提到“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测评工作将按照'标准统一、质量优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的原则,严格依据《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指引》有序开展。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但截至目前,通过评测的银行白名单尚未公布。
麻袋研究院研究总监路南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存管银行白名单至今没有公布,可能和当前存管平台不断出事有关。
高才业则认为,白名单未公布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备案验收工作延期,相应的备案标准会变得更严,而且互金协会对于银行测评难度估计不足,在测评中遇到了各种问题,这些都需要解决。
“不过,存管银行的频繁踩雷确实影响了互金协会对存管银行测评的进度,有消息称首批通过测评的存管银行的名单实际已经确定,但对接平台较多的银行入围较少,因此白名单较敏感,特别是第一批银行存管白名单,公布后可能会影响到市场行为。”高才业称。
对于踩雷的银行来说,问题平台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会阻碍其通过评测?
某第三方研究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爆雷的平台对于其存管的银行信誉会造成一定伤害,但如果存管银行严格履行了平台资金监控的指责,则对其伤害有限。
相比评测被拖延,银行频繁踩雷导致投资人对于资金存管作用的质疑或更值得警惕。
路南称,银行存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存管的平台不断爆雷正说明存管银行需要监管和整顿。
“对于银行存管,投资人必须要有正确认识,银行对平台不具有监管责任,平台出问题对存管银行只有声誉影响,如果在网贷投资者中声誉不好,可能间接地影响到银行在网贷存管市场的占有率。”路南补充道。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从企业新闻出发,及时客观的报道企业的资本动态,人事变局以及模式解读,为企业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讯。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光年速递:Meta为AI花数百万美元购买明星声音授权;Character.AI核心团队并入谷歌;英伟达回应新款AI芯片推迟发布
- 情报 | 软银正式终止旗下的小灵通服务;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ChatGPT开始大面积封号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苹果正削减iPhone 14 Plus产量;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非洲上线;蔚来只租不卖欧洲订阅模式或有变动
- 情报 | 华为投入研发金额全球排名第四;蚂蚁集团否认重启IPO;飞书国内业务短时间无法盈利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字节跳动寻求以50亿美元出售沐瞳科技;小米在汽车研发投入超70亿;电视家发公告称绝对不跑路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