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融资额“疯涨” 香港证监会考虑对券商保证金借贷设限
【摘要】彭博社4月底曾报道称,香港证监会正就保证金贷款(同为孖展)迅速增加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向券商进行咨询。目前,证监会仍在听取业界意见阶段,尚未有定论。

据香港东方日报,鉴于孖展借贷规模骤增及抵押品质量下降,香港证监会正与业界讨论改善措施,初步考虑对每家券商的股票融资额(香港称为孖展)进行封顶。
谈及具体细节,报道称,香港证监会考虑要求券商必须按照其资本或财务状况等指标设定孖展借贷上限。
彭博社4月底曾报道称,香港证监会正就保证金贷款(同为孖展)迅速增加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向券商进行咨询。目前,证监会仍在听取业界意见阶段,尚未有定论。
上述报道援引市场人士称,近年中资券商的股票融资规模迅速增长,估计香港证监会此举是配合内地强调金融安全。
潜在抛压?
谈及潜在的市场影响,东方日报引述市场人士表示,中资券商风险管理意识欠缺,市场传言目前中资持有的孖展借贷抵押品如果进入市场,按照当前日均约1000亿港元的成交量计算,市场未必能承受如此庞大的货量,届时或造成严重沽售压力。
孖展狂增引担忧
华尔街见闻此前称,香港证监会副执行总裁梁凤仪指出,截至去年底,券商保证金融资额高达2060亿港元(约合263亿美元),较11年前的2006年翻了9倍。
当时梁凤仪还称,由于融资的许多公司流动性不足,券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收回资金以防清算,证监会担心这样的贷款将带来风险。
香港《明报》报道称,去年6月,有16只股单日跌幅超过50%,近10家券商过剩资本减少超过40%。梁凤仪认为,尽管这仍符合监管要求,但也反映出流动性风险越来越大。
梁凤仪表示,若公司缺乏流动性,在强制清算的情况下,清算过程或需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券商面临的风险可谓不小。
同时,保证金抵押品的质量有所下降,引发监管层对于集中风险增加的忧虑。以规模计算,去年初20%的保证金借贷之中,有三成是股东以单一股票作为质押而借来的,而在2016年,这一比例仅有11%。
来源: 华尔街见闻

企业新闻



- 情报 | 抖音否认进军基金销售领域;新东方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胡润发布元宇宙潜力企业榜
- 情报 | 新东方在线回应东方甄选APP投入使用;慧聪网已有员工陆续离职;证监会强制执行乐视网2.4亿罚款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
- 情报 | 恒大挂牌转让原深圳总部地块;马斯克称推特可能破产;QQ内测微信登录
- 情报 | 消息称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预售;网曝小鹏汽车大规模毁约应届生;广汽本田遭千名业主集体投诉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朴新教育否认“宣布破产”;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詹克团卸任北京比特大陆执行董事
- 光年速递:OpenAI解除AI安全负责人职务;扎克伯格称未来将有AI克隆体来分担工作;Meta正式发布Llama 3.1开源模型
- 情报 | 富途控股预计于12月30日在香港上市交易;蔚来将在 NIO Day 2022 推出全新车型;睿蓝汽车宣布将进行价格调整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