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业绩速览:3家扭亏 十亿净利俱乐部诞生
【摘要】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等严监管形势之下,随着资金成本和获客成本的上升,消费金融行业后续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已有8家较大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业绩浮出水面。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消费金融行业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首次出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招联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此外,苏宁消费金融和华融消费金融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等严监管形势之下,随着资金成本和获客成本的上升,消费金融行业后续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两家净利超10亿 马上金融净利增8765%
记者注意到,消费金融行业从2016年快速发展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陆续分化,除了还未披露2017年业绩的中银消费金融,2017年已诞生了2家净利润达到10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招联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
3月24日,招商银行年报中披露了招联金融的业绩情况,2017年,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171.6%;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
截至2017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核批客户166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5.93%;累计发放贷款2268.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36%;期末贷款余额468.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46%。
紧随其后的,是具有外资背景的捷信消费金融。3月13日,捷信消费金融在银行间市场发布的相关个人消费贷款ABS披露,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
记者注意到,尽管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数据和增速,已经落后于招联金融,但江湖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它是首家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大关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了解,截至2017年12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在中国的业务已经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12个城市,与迪信通、苏宁和中域等全国零售商有良好合作关系,活跃客户数量超过190万,截至2017年末,总资产878.8亿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27%。
此外,虽然中银消费金融尚未披露2017年业绩,但去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已经达到6.4亿元,亦有望跻身净利润十亿元俱乐部。
马上消费金融继续扮演行业黑马角色,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惊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马上消费金融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6.68亿元,同比增长2854.43%;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增长8765%。
马上消费金融的业绩大幅增长还“拯救”了参股其30.62%的上市公司重庆百货,重庆百货获得投资收益1.78亿元,对其净利润形成重大影响。
研究消费金融行业的上海交通大学程雪军博士对记者表示,新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稳健发展,消费升级与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及基于金融科技发展而推进的消费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业务模式、流程和应用产品,致使消费金融行业进入盈利“丰水期”。
又有3家扭亏为盈
凭借行业快速发展的东风,继2016年招联金融和马上金融成功扭亏后,2017年又有包括苏宁消费金融在内的多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3月30日,股东方苏宁易购发布的2017年报披露数据,2017年,苏宁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62.26%;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17年末,苏宁消费金融资产合计57.84亿元,负债合计52.18亿元。
苏宁消费金融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消费金融O2O模式的布局成熟,进入转型收获阶段,已在“场景、获客、风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另一家扭亏的为四大AMC旗下消费金融公司,中国华融旗下华融消费金融,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750%;净利润1.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中国华融表示,自开业以来,华融消费金融坚持“立足安徽、依托华融、服务小微、辐射全国”的市场定位,打造“小、快、灵”的经营特色。截至2017年底,华融消费金融贷款总额61.66亿元。
邮储银行旗下的中邮消费金融也在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3月28日,邮储银行在年报中披露,截至2017年末,中邮消费金融的总资产达到134.94亿元,净资产9.98亿元,净利润6775.13万元。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素来低调的海尔消费金融的业绩也被股东方美凯龙日前披露出来。
2017年海尔消费金融的总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17年末,海尔消费金融总资产57.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2%,资产负债率89.73%。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45.74%;净利润4769万元,同比增长7.53%。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展业规模扩大,公司放款规模随之扩大,营业收入也实现大幅增长。然而, 2017年公司在风控系统和IT系统建设投入较大,各地人力资源配比投入较高,营业支出较大,导致利润增速放缓。
此外,中原银行在其年报中也披露了中原消费金融的业绩情况,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40万元。截至2017年末,中原消费金融累计放款超过355万笔,金额69.15亿元,累计服务客户128.27万人,总资产33.07亿元,不良贷款率0.22% 。
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普及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在2016年和2017年,消费金融迎来发展蓝海,“只要消费金融公司发力获得足够多的客户,基本上是躺着赚钱,但在严监管形势之下,行业发展增速很难像此前一样。”
(编辑:郑惠敏)
来源: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刘筱攸

企业新闻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蔚来手机NIO Phone正式亮相;巨人集团回应史玉柱新增股权冻结;爱驰被曝已人去楼空
- 情报 | 恒大汽车被限制消费;币安美国子公司急寻银行接盘;B站UWP版本停止维护
- 情报 | 360数科明日香港上市;迅雷网游加速器将于12月1日正式停运;蔚来手机或将在一年内发布
- 光年速递 | 马斯克启用全球最强大的AI训练集群;OpenAI正在制定AI安全级别;Meta 模型最新版本被提前泄露...
- 情报 | 京东闪付将于12月31日暂停HCE支付功能;黄光裕本月第四次减持国美零售;腾讯手游玄中记明年2月停运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敦煌币」将于8月25日起正式停用下线;奇点汽车启动破产清算;威马旗下星晖新能源被申请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