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近三成互金平台宣传措辞存误导嫌疑
【摘要】3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对50家互金平台进行梳理发现,有近三成平台存在可能误导投资人的措辞。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3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对50家互金平台进行梳理发现,有近三成平台存在可能误导投资人的措辞。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周的到来,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保护工作也备受关注。央行团委官方公众号“成方三十二”发布“金融3·15”相关消息,对“狠赚、期限短、高收益、零成本、保障全、门槛低”等互联网金融广告中常见宣传语做出提示,明确其为“传说中的海市蜃楼”。3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对50家互金平台进行梳理发现,有近三成平台存在可能误导投资人的措辞。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大龙看来,这些发布误导性广告的互金企业并非都有能力提供广告中所宣称保障性强的金融服务,有欺骗和误导投资人或借款人的嫌疑。如若高风险的互金产品通过夸大的形式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渠道触达到低风险承受能力人群,而又未做必要的风险提示,就有可能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近两年,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不仅表现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穿透视监管上,更体现在对互联网金融广告宣传的规范当中,先是2018年2月初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严厉打击非持牌机构的违法违规发布行为,全面围堵涉及互联网金融的违法违规宣传,紧接着2月26日,工商总局等十一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联合部署2018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重点,强调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和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力度。
央行广州分行于近日下发的通知中也指出,各企业、机构在其自设的网站、App、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微博和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发布的金融广告不得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误导投资人投资行为的措辞。
“在判断平台是否合规方面,首先要看收益率,如果收益率过高,比如超过20%,甚至30%,则有涉嫌非法集资的可能性;其次,看平台的工商注册信息,是否是正规的P2P平台;再次,看平台是否有银行存管,没有银行存管的银行,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就不能得到保证。”石大龙说道。
(编辑:郑惠敏)
来源: 北京商报

冷夜
责任编辑 专注网贷 支付领域



- 情报 | 恒大汽车达成复牌指引;苹果公司被评美国最糟糕雇主;特斯拉被曝成立秘密团队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光年速递 | 扎克伯格看好智能眼镜;OpenAI向部分用户开放GPT-4o语音模式...
- 情报 | 搜狗科学百科11月11日正式停运;特斯拉中国宣布降价;飞利浦宣布裁员4000人;无忧筹回应加收3元打赏费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诺基亚在多市场起诉OPPO侵权;Apple Music将登陆Windows;特斯拉移除USS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发展遇冷;FF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