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备案上演生死时速,200万备案成本压垮多家平台
【摘要】6月底的备案大限所剩不多,多家网贷平台正紧张进行百日冲刺。在这条攸关生死的分界线前,国内1800多家平台正上演着充满悲欢离合的生死大戏。

金评媒报道:6月底的备案大限所剩不多,多家网贷平台正紧张进行百日冲刺。在这条攸关生死的分界线前,国内1800多家平台正上演着充满悲欢离合的生死大戏。
春节过后,最紧张忙碌的金融从业人员,恐怕是网贷平台高管。按照中国银监会57号文要求,最迟6月底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金评媒记者,原则上来说,像北京这样的直辖市,区金融办和市金融工作局的审核期最长平均可能在2个月以上。根据“57号文”,各网贷平台须在2到4个月内(4月底或6月底之前)完成备案才有机会继续经营。而北京市约400家网贷平台,备案时间已经完全不能用紧凑来形容了。
网贷备案: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正月初七一上班,各家网贷平台高管们便开始奔波忙碌。到3月初,网贷平台真正进入百日冲刺阶段。
“备案不是需要通过,而是一定要通过!必须要通过!不通过就完了!”
3月9日晚上,北京九号温泉附近,一家温馨的中餐馆里,来京公干的广东一家网贷平台副总裁告诉金评媒记者,这段时间公司高层全力以赴忙着这件事,一切工作都要为备案让道。
在这些网贷从业眼里,平台备案真的已经成为公司生死攸关的大事。备案成功,皆大欢喜;备案失败,等同于破产。
有着这种焦虑的网贷平台高管,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事实上,无论政府部门怎样解释说明,在网贷从业者眼里,平台备案成功就是得到政府背书,相当于开银行的获得正式牌照,将极大地提高平台的信任度。相反,如果连备案都通不过,与成功备案的同仁相比,那就失去了最起码的竞争资格,在投资者眼里公司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最大拦路虎:存量大额标的消化难
网贷备案较为敏感,不管是各地监管部门,还是网贷平台,都比较低调,不愿意公开谈论相关问题。但金评媒记者从多方了解到,除了那些曾经涉及首付贷、校园贷、现金贷等业务的公司外,多数平台现在最大的难点在于存量大额标的消化。
本轮网贷整顿的核心就是恢复发展网贷的初心,要服务中小微企业及普通投资者,不是要创建一大批新银行。因此,投资标的小、散特征要求非常严,超过100万的标的统统不能过关。
“我们公司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户服务,投资对象本就非常分散,金额也比较小。现在资金也是通过存管银行结算,因此,我们只是按部就班准备上报方案,没觉得多么难!”
3月12日,华北一家运作超过3年的网贷平台主管告诉金评媒记者。当地金融局主要就是查询投资标的是否合乎小微要求,基本没有过问其它事项。
相反,一家之前主要是做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的平台,现在就比较难受。
“金融局到我们公司调研过了,主要整改意见就是大额标的问题。我们所属行业比较特殊,以往产品的投资标的金额都比较大,现在整改比较困难,能不能按期通过备案很难说。”在接受金评媒采访时,这家平台的相关主管的声音听上去很疲倦。
问题平台:备案成本高昂,趁早卖身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共1890家;2018年1月、2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分别为73家、55家。
随着备案期限逼近,各家网贷平台的命运也正迎来巨变。那些经营一向正常的平台,静待备案通过;经营中存在一定问题的平台,正在为达标只争朝夕;而那些问题比较多的平台,则不是跑路,就是忙着寻找下家,抓紧卖身。
那些卖身的平台,也不全是因为问题积重难返,有些还因为整改任务太重,备案成本太高。据业内人士介绍,银监会57号文发布后,相关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要价都提高了。
据南方一家媒体报道,上海某中小P2P平台负责人说,上海备案成本较高,大约200万。春节后,他最后决定退出市场。他坦言,目前,一些P2P平台正在做备案工作,也有平台退出,或者卖给别人,比如,一亿待收,卖给别的机构,需要三千万。
针对这样高昂的备案成本,金评媒专门采访了一位业内相关人士。这位人士告诉记者,“200万的成本是之前不符合规定,现在要按照验收要求去调整,比如接银行存管,存量业务清退什么的,这些都需要单独花钱。我们一直就是符合要求的 所以没什么额外成本,就是正常处理业务备案就行了。”
“一亿待收,卖给别的机构,需要三千万”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位人士分析,“这3000万应该包括了预期利润,品牌价值,有的公司还想买壳,把不合规业务转移”。
“有些平台虽然急于卖身,但现在大家基本上都在观望。事实上,春节过后,类似的重组好像一起都没有。有望通过备案的平台,当然希望备案成功后卖个高价;而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备案成功的平台,问题一般都比较大,眼下这个风头上,谁也不愿意找麻烦。”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坦言。
(编辑:杨少康)
来源: 金评媒 记者 海川

财经互金新媒体
财经互金新媒体 专注网贷、区块链、第三方支付报道的互金系媒体。



- 情报 | 京东闪付将于12月31日暂停HCE支付功能;黄光裕本月第四次减持国美零售;腾讯手游玄中记明年2月停运
- 情报 | 蚂蚁集团拟回购不超7.6%股份;我爱我家杭州分公司所有高管均被停职;特斯拉呼吁收紧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BOSS直聘预期12月22日起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交易;FF91预计明年4月交付;雷丁汽车被指拖欠货款发不出车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光年速递 | 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美团推出“省钱版”;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破11万辆...
- 情报 | 京东金融定期还款业务关闭新增任务服务;亿家拼APP被认定传销;重庆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出炉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
- 情报 | 豆瓣完善实名制注册;45家银行保险机构被通报;App Store或将下架近3000款半活跃App
- 情报 | 字节跳动识区App将停止运营;腾讯TIM云文件功能已停止服务;抖音计划入局线上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