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终考年”压力犹存
【摘要】越来越多的地方银行冲刺IPO,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资本“饥饿”的驱使。不少银行在上市前已面临资本充足率连年下滑的危机,而上市无疑是“补血”的最佳渠道,就在日前,广东农商行提出上市,资本市场外“候场”的地方银行已增至至少30家。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越来越多的地方银行冲刺IPO,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资本“饥饿”的驱使。不少银行在上市前已面临资本充足率连年下滑的危机,而上市无疑是“补血”的最佳渠道,就在日前,广东农商行提出上市,资本市场外“候场”的地方银行已增至至少30家。
“银行告别躺着赚钱”是近年行业常常感叹的一件事情,具体表现在净利润增速下滑、不良率攀升等,在2017年金融去杠杆和资本考核趋严政策等因素影响下,还有一个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即资本充足率,不少银行面临压线甚至破线的危险,增加银行压力的是,给出六年过渡期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在2018年迎来“终考”。虽然在2月9日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介绍的2017年末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整体还在监管标准之上,但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仍不容小觑。
“终考年”来临
2月9日,在银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肖远企通报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时介绍,2017年底,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5%,资本充足率为13.65%,较2016年底均略有上升,且“两类银行”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水平分别高出监管标准2-3个百分点。
“两类银行”分别指“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是2013年初正式开始实施的《资本办法》提出的划分。按照规定,2018年底,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1.5%,其他银行要达到10.5%。
为使规定平稳实施,银监会给出了六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逐年提高。以资本充足率指标为例,规定要求,2013年底至2018年底,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要分别达到9.5%、9.9%、10.3%、10.7%、11.1%和11.5%;其他银行资本充足率要分别达到8.5%、8.9%、9.3%、9.7%、10.1%和10.5%。2017年末银行业资产充足率为13.65%。
资产“狂奔”后遗症
资本充足率水平高低不一是目前行业存在的一个现状。例如今年1月初更新了A股招股书的五家地方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就呈三升两降。其中,截至2017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同年初有所上升的是青岛农商行、青岛银行和哈尔滨银行(其中青岛农商行资本充足率与年初持平);三项指标有所下滑的是苏州银行和威海市商业银行。
相对已经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的上市银行也不例外。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10.5%和12.7%,同比分别下降0.39个、0.40个、0.40个百分点。联讯证券研究院宏观组在近期一份报告中指出,从2017年三季报来看,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全部提前达标,看似没什么压力,但从动态趋势上看,大部分上市银行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较2016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的核心指标,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监管政策的变化、测算指标方法的调整等,可以说有市场因素,有技术因素,也有政策方面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赵锡军进一步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可能银行受自身业务变化因素的影响相对大一些,有的银行最近几年业务扩张过于迅速,导致风险资产增长较快,会过多耗用资本,进一步导致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这一现象目前在地方银行身上表现相对明显。据银监会披露,2017年四季度,城商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达到12.34%,比商业银行平均8.31%的增速快约4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地方银行冲刺IPO,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资本“饥饿”的驱使。不少银行在上市前已面临资本充足率连年下滑的危机,而上市无疑是“补血”的最佳渠道,就在日前,广东农商行提出上市,资本市场外“候场”的地方银行已增至至少30家。
未来压力不减
在2018年将迎来资本充足率新规“终考”的银行,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减。赵锡军分析称,除了银行自身业务发展因素外,从政策环境来看,2017年以来监管不断规范银行行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考核要求也在不断规范,有些原来银行表外业务要转到表内,总体来讲银行耗用资本增加,也令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
联讯证券研究院宏观组也认为,随着金融严监管的推进,银行资本充足率恶化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有的监管环境下,过去一些利用同业科目或通道间接放贷,以减少资本计提的做法会被禁止,银行未来将面对最为纯粹的考核压力。
事实上,随着金融去杠杆和资本考核趋严政策,过去一年内,“补血”工具已轮番上场。据不完全统计,建行、招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苏州银行等分别以优先股募资、定增融资、可转债募资等方式进行资本补充。仅以银行“补血”新宠可转债的发行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末,A股上市银行中待发的可转债规模高达约1800亿元。而过去十年中,仅有中行、工行和民生银行发行过可转债,合计850亿元。
银行的资本补充热潮在2018年仍没有减退。年初以来,无锡银行、江阴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南京银行等相继发布公告,透露发行可转债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计划或进展。其中,南京银行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6.9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吴江银行预计发行不超过25亿元可转债,该行坦言,在仅依靠内源方式补充资本的情况下,截至2018年末和2019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缺口分别为10.56亿元、25.92亿元;资本缺口分别为15.77亿元和31.48亿元。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北京商报 程维妙

爱财经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光年速递 | 孙正义重回公众视线;原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程道放离职 ;上半年超万人离开证券业...
- 情报 | 每日优鲜负债15亿到18亿元;李嘉诚拟“抄底”香港恒大中心;诺领科技人去楼空
- 情报 | 朴新教育否认“宣布破产”;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詹克团卸任北京比特大陆执行董事
- 情报 | 美团将于5月中正式开始在香港营运;网易起诉亚马逊云科技违约;多款苹果电脑内置比特币白皮书
- 情报 | 开心汽车并购威马进入审计阶段;问界新M7正式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情报 | 恒大集团在美申请破产保护;字节跳动旗下时光相册宣布停运;马斯克称下周直播新版FSD自动驾驶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