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密集期,投资还需相信品牌的力量
【摘要】监管“飓风”来袭,意味着新一轮合规淘汰竞赛加速到来。强者留存,弱者退场,这个过程是任何平台都无法淡定得起来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2017年的12月注定会让网贷行业的1000多家平台记忆深刻。先是网贷“57号文件”出台,再掀行业出路讨论,再是地方金融办纷纷响应、陆续发布监管细则,平台合规步伐愈加急促。
监管“飓风”来袭,意味着新一轮合规淘汰竞赛加速到来。强者留存,弱者退场,这个过程是任何平台都无法淡定得起来的。
平台选择焦虑
同样不淡定的还有网贷投资人,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在网贷强监管的态势下,自己押宝(投资)的平台能否最终留存?投资平台如何选择?何时介入才是投资良机……
表面看,这些问题都是在行业监管密集期产生的,但深层次原因还是对投资平台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这其中既与平台和投资人的沟通机制是否灵活,沟通渠道是否顺畅关联,也与投资人对平台及投资标的的了解关心程度挂钩。近期网贷之家推出的调研报告《人在江湖,起底投资人都在QQ群聊些啥?》就表明:投资人与平台互动越频繁,对平台发展、行业变化了解就越及时,对自己投资正确度的认识也越高。毕竟经验和教训在沟通交流中来得更快。当然,这对平台的透明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信息披露越详细,投资人掌握信息越容易,对平台的信任度也就越高。
反观那些“暴雷”平台,不是在信披上遮遮掩掩,就是在风控上空有虚名。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曾表示:评判金融机构长期价值的首要标准就是风控实力,风控实力是1,规模、盈利等便是后面的0。1缺失了,后面再多0终会成空。
那么风控实力如何评判?笔者认为,除了看风控团队的资质实力和从业经验,关键还是要对投资项目贷前、贷中、贷后披露的信息充分了解,并能从这些信息中去寻找蛛丝马迹。换而言之,平台信息披露越全面、越彻底,信息透明度就会越高,负面信息越无处可藏,也就倒逼平台对自身发展高标准、严要求。
相信品牌力量
回到最初的问题:监管密集期投资人如何淡定自处?
众所周知,网贷进入中国已有10年。这10年里,用户在变、监管在变、行业也在变,一批网贷平台脱颖而出,它们在发展变化中找准坐标,并形成独有的品牌特征。例如,提到陆金服,投资人就能想到“国内最大网贷平台”;提到拍拍贷就能想到“国内首家网贷平台”;提到宜贷网,就能与“最透明网贷平台”联系起来;提到宜人贷,就能想到“首家美股上市平台”……
10年来,这批网贷平台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市场口碑良好,关心用户投资体验,注重品牌形象的优质品牌。在监管整治密集开展的今天,以引领者的姿态,积极推动行业合规、健康发展。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笔者认为,网贷投资还得相信品牌的力量。对了,近期众之金服与每日金融联合推出的第五期暴萌众仔节目,就讲述了国内“最透明网贷平台”与投资人的那些事儿,建议大家去看看。
(编辑:杨少康)

天乐
蓝魅财经责任编辑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关注者



- 情报 | 小红书福利社店铺宣布将停售;启明创投回应“信息套取”;2024款小鹏G9定档9月19日上市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情报 | 消息称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预售;网曝小鹏汽车大规模毁约应届生;广汽本田遭千名业主集体投诉
- 情报 | 威马汽车年亏损82亿元远超“蔚小理”;乐视经典商标Le将被拍卖;福特因车标短缺致使车辆无法正常交付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宣布进军中东市场;马云成立马家厨房公司;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征战「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