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私募整改结果陆续出炉 中科招商等5家私募面临摘牌
【摘要】历经一个多月的审查,全国股转系统陆续公布了两批挂牌私募核查结果。按照股转系统的公告,合计5家挂牌私募机构不符合整改要求,包括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达仁资管、中科招商。结果公布后,5家公司的股票随即停牌,并将在12月底终止挂牌。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历经一个多月的审查,全国股转系统陆续公布了两批挂牌私募核查结果。按照股转系统的公告,合计5家挂牌私募机构不符合整改要求,包括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达仁资管、中科招商。结果公布后,5家公司的股票随即停牌,并将在12月底终止挂牌。
新三板挂牌私募经过了一年多的整改,结果陆续出炉。根据全国股转系统的公告,5家私募机构将摘牌,10家机构过关,剩下的几家挂牌私募依然在核查过程中。摘牌私募中,中科招商这家PE巨头赫然在列。
5家摘牌10家过关
历经一个多月的审查,全国股转系统陆续公布了两批挂牌私募核查结果。按照股转系统的公告,合计5家挂牌私募机构不符合整改要求,包括富海银涛、拥湾资产、银纪资产、达仁资管、中科招商。结果公布后,5家公司的股票随即停牌,并将在12月底终止挂牌。
按照全国股转系统的公告,经审查合格的挂牌私募机构已按要求披露自查报告及券商核查报告。其他的挂牌私募机构是否符合整改要求仍在核查中。
记者统计,截至12月16日,已有同创伟业、久银控股、浙商创投、菁英时代等10家挂牌私募机构发布了核查公告,公告显示均符合相关要求。
从2016年5月27日股转公司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再到今年10月27日股转公司再发通知细化整改口径,并将11月10日作为新三板挂牌私募整改的最后期限,挂牌私募的整改历经一年多的时间,26家私募机构就此迎来了不同的结果。
作为PE巨头,中科招商被强制摘牌引发市场热议。中科招商2015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截至2017年9月30日,该机构在管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124只,实缴资本总额约347.5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共25只,实缴资本总额约3.8亿元;其他类型私募基金1只,实缴资本总额约1.1亿元。
对于退出新三板,12月16日,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公开称,尽管已经按照相关指标积极整改,但由于集团作为挂牌公司主体,短时间内无法清算集团在管存续基金,或者变更在管基金的管理人,最终不能达标。同时还透露,中科招商积极和股转中心沟通,也做了准备工作,把其他资本市场纳入了考虑范围。
两大硬伤致私募摘牌
从自查公告来看,即将摘牌的私募主要不符合两项规定,其一是“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其二是“创业投资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私募股权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
其中,达仁资管2016年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占收入来源比例为 61.75%,中科招商2016年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之和占收入来源的41.39%,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远低于收入来源的80%。
拥湾资产除了不符合收入占比的要求,作为股权投资私募,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约3.46亿元,也不符合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规定。同时,银纪资产未能达到上述两项规定要求。
另外,富海银涛在公告中称,截至核查意见出具之日,暂时无法达到私募股权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规定。
在某券商政策分析师看来,实缴规模、业绩收入占比等要求是股转系统为了促使私募回归资管本质,专心做好投资,服务实体经济所设立的标准。要想留在新三板就必须符合这些标准,但私募并不只有一种生存方式,不愿意或者不能按照这个标准运作的私募机构就会离开。
(编辑:郑惠敏)
来源: 中国基金报

小猪
互金大咖 财经媒体 关注网贷、支付、创投的自媒体。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京东金融定期还款业务关闭新增任务服务;亿家拼APP被认定传销;重庆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出炉
- 情报 | 魅族确认吉利收购股权;罗永浩宣布今起退出社交平台;美股或迎15年最大改革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京东金融转账功能将停止服务;蔚来、小鹏已多次跌出销量前三;凌雄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 情报 | 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北京现代新能源车发展遇冷;FF宣布一项特别股东大会补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