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金融业发展报告》: 银行业监管进入双罚制周期
【摘要】仅今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罚没1.9亿元,罚没总金额达到去年全年的七成;上半年银监会系统处罚金额接近3.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的2.7亿元。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仅今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罚没1.9亿元,罚没总金额达到去年全年的七成;上半年银监会系统处罚金额接近3.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的2.7亿元。
在合规成为年度金融业关键词后,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也进一步升级。在12月5日举行的2017北京金融论坛暨年度北京金融十大品牌评选上,由北商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北京金融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11月23日,银监系统2017年共开出2467张罚单,在处罚形式中,银监会此前提出的纠罚并重、罚没并举、机构人员“双罚制”均有明显体现。
据北商研究院统计,截至11月23日,来自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网站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银监系统2017年共披露2467张罚单,包括银监会25张、银监局678张、银监分局1764张,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机构。
按月来看,平均每月约240张,目前6月单月披露罚单数量最多,达350张。
“由于罚单披露普遍存在滞后性,有的监管处罚目前还没有被公示。”北商研究院副院长韩哲按已经公布的罚单数额估算,截至11月末,银监会系统开出的罚单合计将突破2500张,全年总罚单量将在2800张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仅今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就罚没1.9亿元,罚没总金额达到去年全年的七成;上半年银监会系统处罚金额接近3.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的2.7亿元。
在处罚形式中,银监会此前提出的纠罚并重、罚没并举、机构人员“双罚制”均有明显体现。罚单量、价不断上涨的背后,是年内金融业合规经营的不断升级。2017年银行业强监管大幕拉开,3月以来,“一行三会”的监管之剑纷纷出鞘,其中银监会连发7份文件,直指商业银行业务乱象。在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的同时,各级银监部门对违规金融机构的处罚也毫不手软。
从违约业务类型来看,主要涉及领域包括信贷、票据、信披违规、违反审慎经营、挪用资金等几大类,这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频频见诸报端的几大问题。
例如票据违规操作,去年先后被卷入票据风险事件的银行数量上升,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到城商行无一幸免,银行自身的风控漏洞是票据风险滋生的温床。
变相为楼市输血,是银行频吃罚单的另一个原因。去年四季度以来,楼市迎来新一轮调控政策,监管对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查处力度也同步升级,因此挨了板子的银行数量更远远超过在票据业务上“踩雷”。
此外,银行因贷款审核不审慎、违规发放关系贷款、以贷转存虚增存贷规模等吃到罚单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业内专家看来,银行应该是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的,但有时在受到一些利益驱动的情况下,银行为了达到一定的业绩,可能会扩大放贷规模,以及放松贷款审核等。而近年来发展较快、创新较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业务领域也受到较多处罚,除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不完善外,这类业务问题频发也与监管规则存滞后性导致的规则不明确有关。
不过,总体来看,本轮银行业风险排查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银监系统给相关银行开出的罚单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北京商报 崔启斌 张弛

爱财经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
- 情报 | 蔚来手机NIO Phone正式亮相;巨人集团回应史玉柱新增股权冻结;爱驰被曝已人去楼空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情报 | 知乎回应“新一轮裁员”;爱彼迎将关闭中国本土业务;寺库网创始人李日学撤回私有化要约
- 情报 | 恒大财富调整兑付方案;宝沃汽车正式宣告破产;花房集团预计12月12日上市
- 情报 | 新东方旗下Okay智慧教育被曝裁员;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17家;全球近半数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 情报 | 恒大或7月底公布重组计划;特斯拉将整体裁员3%-3.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