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上紧箍咒 无牌机构立即停止放贷
【摘要】11月21日晚间,专项整治小组发布《暂停通知》指出:“近年来有些地区陆续批设了网络小贷公司或允许小贷公司开展网络小贷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11月21日晚间,专项整治小组发布《暂停通知》指出:“近年来有些地区陆续批设了网络小贷公司或允许小贷公司开展网络小贷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暂停网络小贷牌照审批是整治现金贷的第一步,虽然最新消息预示监管不会一刀切,但网络小贷的牌照以后还发不发、发了的是否会收回、现金贷利率如何定价等问题又成了新的“心结”,11月21日晚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专项整治小组”)发布一则通知——《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下称“《暂停通知》”),叫停新增网络小贷,引发了现金贷的行业“地震”。一时间,“现金贷凛冬已至”、“99%的现金贷都会消亡”的悲观态度弥漫市场。
11月21日晚间,专项整治小组发布《暂停通知》指出:“近年来有些地区陆续批设了网络小贷公司或允许小贷公司开展网络小贷业务,部分机构开展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贷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事实上,网贷之家调查发现,现下很多现金贷平台正在或计划通过购买网络小贷牌照的方式解决自身放贷资质问题。具体来说,网络小贷牌照由地方省市级金融办发放,该牌照有在全国范围内的放贷资质,持有门槛相对其他金融牌照而言不高。
暂停网络小贷牌照的消息一出,捷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表示,现金贷的资金端都来自于机构,如果以后要求现金贷没有互联网小贷牌照就不能做业务的话,现在的几百家现金贷公司至少得死掉99%。
民投金服CEO陈明分析称,预计现金贷业务门槛将提高,不少平台会离场,行业规模缩水。
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观察者表示,今年现金贷火爆的原因之一是,在P2P网贷开启合规整改后,一些无法满足监管门槛、盈利困难的网贷平台转向了现金贷。同样地,现在对现金贷整治开启后,这些平台可能继续转型其他业务。在实现合规健康发展之前,现金贷行业无可避免要经历一番阵痛。他指出,现金贷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放款门槛低、高利放贷、暴力催收、资金来源不明等诸多问题,并造成多起恶性事件,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当下只是整治工作的序幕。”
23日的会议让紧绷的行业神经短暂舒缓了一下,但随后会迎来什么样的“阵痛”,从业者们屏息静气等待着。眼下,网络小贷的牌照暂停后还发不发、发了的是否会收回、现金贷的利率该如何定价等问题又成为他们新的“心结”。
对于现金贷利率是否会参考小贷利率严格执行36%上限这一重要问题,目前仍是业内关心的终极所在。到底监管层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对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易观分析师田杰认为,目前我国市场化的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网贷行业间的债务数据还没有共享,导致行业的整体风控能力较弱。同时,建立风控系统费时费力费用高,网贷机构只能寻求风控较强的机构加以合作。蚂蚁金服此举会加速淘汰一些没有牌照、没有风控能力的现金贷机构,后期或有一波现金贷机构的并购潮或关停潮。
近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第二十二周-我国现金贷发展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1月19日,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现在运营现金贷平台超过2000家。
上述平台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APP三种形式运营现金贷业务,其中通过网站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1044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860家,通过移动APP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429家。
互金协会提示,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应主动加强自律,合理定价,确保息费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目前大家都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36%年利率的“红线”标准来执行,但实际上金融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出台这方面的管理规定。“所以用行业的自律,这种大机构率先地去明确规则,并且来执行,对行业的规范、标准的建立是比较好的。”此举会加速淘汰一些没有牌照、没有风控能力的现金贷机构。但这可能不会督促行业向合规转化,因为监管趋严,风控能力降低,只会让部分现金贷经营困难,它们自身难以扭转这样的局面,后期或有一波现金贷机构的并购潮或关停潮。
当下的现金贷平台,对第三方征信数据都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以趣店为例,趣店招股书显示,趣店与蚂蚁金服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芝麻信用为其提供了潜在借款人的信用分析信息,提高了趣店的信用分析能力。除提交真实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等基本信息外,部分平台要授权芝麻信用才能顺利完成注册,或者才能获取更高的额度。
芝麻信用有支付宝、淘宝等强金融属性数据,能有效地运用于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的使用效果也是市场中最好的。低费用、高效率、互惠互利导致现金贷机构过度依赖芝麻信用。而它的风险就是导致现金贷机构完全把风控交给其他机构,一旦监管收紧,收益率下行,现金贷机构就难以盈利。
(编辑:杨少康)
来源: 财界网综合

墨尘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ofo被恢复执行2276万;青年汽车资产被拍卖;特斯拉中国降价3天获3万订单
- 情报 | 恒驰5将于7月6日开启预售;腾讯掌上WeGame宣布将停止运营;母婴电商平台蜜芽app将关停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微信小号功能仍在测试中;京东转让骏迪物流股权;蔚来发布2月限时优惠购车方案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情报 | 中公教育及高管受罚一千万;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荣耀回应“2022年上市并筹资450亿美元”传闻
- 情报 | B站将转为双重主要上市;Tims中国将于今日登陆纳斯达克;每日优鲜浙江公司注销
- 情报 | 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相关协议最快月底达成;“退费难” 成职业教育行业通病;零跑汽车发布90天保价承诺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