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多头借贷” 信联诞生老赖好日子到头了
【摘要】在分析人士看来,“信联”筹建迈出了关键一步,“信联”的成立将有利于解决“多头借贷”等问题,不过,如何让互联网金融巨头共享数据是“信联”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在分析人士看来,“信联”筹建迈出了关键一步,“信联”的成立将有利于解决“多头借贷”等问题,不过,如何让互联网金融巨头共享数据是“信联”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从今年6月就传言筹建的“信联”终于落下实锤。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相关负责人处核实到,互金协会发起设立“信联”获常务理事会通过。在分析人士看来,“信联”筹建迈出了关键一步,“信联”的成立将有利于解决“多头借贷”等问题,不过,如何让互联网金融巨头共享数据是“信联”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互金协会牵头筹建
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在11月24日召开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2017年第四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互金协会参与发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的事项,完成了程序上的重要一环。据悉,互金协会与8家个人征信业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注册资本为10亿元。在股权结构上,互金协会既是行业代表也是发起单位,其股权认缴比例为36%,五年内投资额不超过3.6亿元。
事实上,成立“信联”一事已传近半年时间。今年6月,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即“信联”主要由互金协会牵头在做,该联合机构将效仿第三方支付“共建、共有、共享”原则的“网联”模式,在传统金融之外,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个人征信的全面覆盖。当时有消息称,参建机构名单中,除了首批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试点机构外,还有百度、网易、360、小米、滴滴、寮、宜信等行业相关机构,并称多家机构已签署投资意向书,机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但随后便没有下文。
继6月市场传出“信联”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后,近日又有消息称,“信联”今年底就要正式批准筹建,由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首批个人征信牌照试点的8家机构分持一定比例股份。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互金协会发起设立“信联”获常理会通过,意味着“信联”筹建迈出了关键一步。
利于化解“多头借贷”问题
据介绍,“信联”产生于个人征信牌照难产之际。
2014年,央行发布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放开了对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的准入。2015年1月,央行曾让8家市场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不过之后由于央行不满意这些机构在准备期中的表现,加之担心单一股东背景的征信机构可能对消费者权益做出不利的影响,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未能下发。在个人征信牌照下发遇阻之时,企业又另想办法。
在分析人士看来,成立“信联”不仅是企业的诉求,同时也是市场需要。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从市场角度来看,对于多元化的征信机构有着强烈的需求,与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相比,“信联”在数据源和数据结构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人群覆盖上可以更多元化,能够很好地填补市场空白。
据悉,“信联”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为从事互联网金融个人借贷业务的机构,它们也是信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此外还包括银行等从事放贷业务的传统金融机构、公检法与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个人信息主体、从事征信和反欺诈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等。有分析人士表示,“信联”有利于对当前“现金贷”引发乱象的整顿和规范,打击“多头借贷”等乱象。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用信息。但由于征信体系不完善,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屡见不鲜。以“现金贷”行业为例,中智诚数据显示,目前“现金贷”申请者共债比例超过80%。
数据共享需机制保障
对于“信联”的功能和定位,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征信机构也从事放贷,其他信贷机构不可能把客户数据进行分享,这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所以要求“信联”是独立的第三方。
零壹财经分析师孙爽认为,从“信联”的使命看,如果“信联”由互金协会牵头一说成立,“信联”只协商制定征信业的数据报送标准,不参与征信业务,或许也是一种可选道路。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广锋表示,“信联”应该跟银联、网联一样,重要在于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就征信而言,无外乎在于让各家的征信数据能够统一进入“信联”数据库,构成征信的基础数据库,并且让这些数据标准化,可以进行商业化的输出。“信联”服务于所有的征信机构,尤其利好于一些小的征信服务机构,可以使它们更公平地获得更多的数据。
在谈及央行征信中心和“信联”的差异时,何广峰表示,央行征信中心应该是一个基于银行数据的征信系统。“信联”数据范围更广,包含数据信息,是央行数据中心的更有效补充。
不过,“信联”的后续筹建也存在待解的问题。何广峰认为,“信联”虽然也是基础设施,但需要建立一套利益机制,让大的数据平台,如阿里、腾讯对外输出自己的数据,让大家都能公平地使用,这就需要“信联”在商业化上有所侧重,应该能让输出数据的企业能获得数据开放的收益。中国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也指出,“信联”要注意隐私保护与数据共享的边界,公民应当具有隐私权,信息共享需要有边界。
(编辑:田跃清)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刘双霞

小猪
互金大咖 财经媒体 关注网贷、支付、创投的自媒体。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蔚来汽车申请在新加坡交易所暂停交易;汇源果汁欲回A股上市;钉钉回应基础版超过10人将收费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知情人士称马斯克最快本周买下推特;快狗打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券商回应App违法违规被通报
- 情报 | “苹果版余额宝”总存款已超100亿美元;黄浩卸任蚂蚁商诚公司法定代表人;Uber开发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 情报 | 恒大汽车达成复牌指引;苹果公司被评美国最糟糕雇主;特斯拉被曝成立秘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