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平台监管趋严 金融机构慎对合作红线
【摘要】目前,监管方面尚无新动作落地,对于现金贷平台的监管仍以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公布的措施为准。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目前,监管方面尚无新动作落地,对于现金贷平台的监管仍以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公布的措施为准。
争议中的现金贷平台,伴随着监管趋紧的风声,其资金来源正在收缩,扮演“输血”角色的银行、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态度更趋谨慎。上证报记者日前获悉,银行早已扎紧口子,停止提供资金给年化利率超过36%红线的平台。近期也有信托公司与现金贷平台中断合作。
目前,监管方面尚无新动作落地,对于现金贷平台的监管仍以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公布的措施为准。
在争议未了、命运未决的关头,现金贷平台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悄然生变。
“年化利率超过36%红线的平台,银行早就不给资金了。”某消费金融分期平台人士告诉记者。
除银行之外,目前现金贷或者消费分期平台背后“金主”还包括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P2P平台。
从趣店披露的招股书可见: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该平台48.1%的放贷资金来自银行、消费金融、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这不是孤例,行业都是这样,大多数是小银行。”上述平台人士说。
现金贷和另一大资金供给方信托公司的合作似乎也开始收紧。记者获悉,有信托公司已停止与现金贷平台合作,而且是规模较大的“头部”平台。主要是双方合作条件未谈拢,该信托公司抬高了资金成本。
某信托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曾考虑与现金贷平台合作,但现在完全放弃,主要是无法容忍较高的坏账率。
这些持牌金融机构之所以愿意提供资金,自然是因为现金贷业务的高回报。从趣店半年挣10亿元,到拍拍贷半年赚10.5亿元,都足以印证现金贷的吸金能力。“短期内能快速实现盈利,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尝到了甜头。我们也在转现金贷,这不需要场景,又能挣钱。”上述平台人士透露,只是现在找低成本资金的难度更大了。
某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则告诉记者,对于转型中的银行来说,与现金贷平台合作,还可以增加资产规模,又能获取用户资源。银行也比较挑剔,会对合作平台设定合作准入条件,比如股东规模、治理结构、风控模型、历史数据等等。
近期,央行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可以预见,监管对现金贷业务的整顿力度或将超过之前。
(编辑:田跃清)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企业新闻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蔚来拟在新交所二次上市;王思聪香蕉计划公司已注销;印度法院解除对小米7.25亿美元资产的冻结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朴新教育否认“宣布破产”;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詹克团卸任北京比特大陆执行董事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诈骗信息,防不胜防,提醒读者关注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马云史玉柱投资新媒体巨亏46亿;百家云完成借壳上市;拼多多海外版成美国下载量最高应用
- 情报 | 京东成立互联网医院新公司;Meta被裁员工至少补偿71万元;马斯克欲在推特上线余额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