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P2P贷款繁荣发展第二波竟要靠中国创业者

首页 > 国际 >正文

【摘要】印尼真正面对个人消费的,P2P贷款业务的第二次大繁荣即将由中国出海创业者“带节奏”,这种年化率高达40%左右的疯狂玩法估计要超出印尼人的想象。

  财经360  ·  2017-10-30 14:45
印尼P2P贷款繁荣发展第二波竟要靠中国创业者 - 金评媒
来源: 36氪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印尼真正面对个人消费的,P2P贷款业务的第二次大繁荣即将由中国出海创业者“带节奏”,这种年化率高达40%左右的疯狂玩法估计要超出印尼人的想象。

申请牌照所要求的金额无论在台面上还是台面下对国内出海企业都不是大问题~

1、印尼P2P迎来第一次繁荣

堪称印尼“妇女之友”的P2P借款平台Amartha在2017年3月份拿到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由当地第一银行旗下的Mandiri资本领投。Amartha目前保持这连续7年接近于0%的坏账率,真是匪夷所思,看来印尼农村妇女真的能顶半边天,做到有借有还。

20171030091134_708s_.png

Amartha专门向农村妇女发放创业小额贷款

另一个小额贷款平台Taralite获得日本SBI集团630万美元的注资,面向当地举办婚宴的新婚夫妻,新郎们再也找不到不请丈母娘全家的理由了。新加坡P2P平台FundingSocieties在印尼的分部Modalku,目前在印尼已经借出约1750亿印尼盾(8600万RMB),坏账率在1%-2%浮动,在印尼处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FundingSocieties已经进入了新加坡沙盒实验计划。

这样的繁荣,有赖于印尼金融监管局OJK在2016年底发布的针对金融科技贷款服务LPMUBTI,鼓励发展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包括银行,资本市场等)的替代方案,P2P借贷也自然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但它们大多数都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贷款,细分来看只能属于P2B。但随着贷款人数的激增和银行的“高门槛”让金融科技企业看到了印尼个人现金贷的希望。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中国现金贷发展到高峰时的“百家争贷“,市面上4,856个贷款方运作着1160亿美元的贷款表面上欣欣向荣,不料以e租宝145亿美元开头的一系列欺诈跑路事件使整个P2P市场瞬间降到冰点。由北京市财政局牵头的监管机构再也坐不住,直接开发”死刑判决书“:近九成平台可能会活不到年底。这意味着大约4400个平台面临关闭或被吞并的命运。

但用开水煮青蛙,总会有青蛙能迅速跳出来,印尼真正面对个人消费的,P2P贷款业务的第二次大繁荣即将由中国出海创业者“带节奏”,这种年化率高达40%左右的疯狂玩法估计要超出印尼人的想象。

2、入场印尼的中国选手们

20171030091143_882s_.jpg

以上是有中国背景,面向印尼的P2P初创企业

唐牛科技和Akulaku分别是手机线下分期和消费分期,其余几家都是现金贷。RupiahPlus获得零壹创投400万美元注资,Vcard(Vloan)也是他们投的。其他的如GoRupiah是印飞科技旗下产品,而TunaiKita则是闪银东南亚(Wecash)与当地资本JASKapital和KresnaUsahaKreatif合投的。

3、合规入场很重要,但未必就能锁定胜局

随着出海的玩家越来越多,印尼金融监管局OJK于2016年底规定经营P2P贷款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半年内登记注册,注册后每三个月提交:

(1)贷款人和借款人的数量

(2)发放贷款的质量

(3)注册之后的活动清单

这些都在为申请正式牌照预热。但并不是所有玩家都有申请牌照的资格,申请牌照时需要企业资本达到25亿印尼盾(约120万RMB),还要符合给单一借款人最大贷款额不能超过20亿印尼盾(约100万RMB)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OJK规定P2P贷款人必须拥有并管理其资助者的“托管”帐户。“托管”帐户是一个独立的帐户,其资金只能在严格的规则和特定目的下扣除。这样做的好处是“托管”帐户由第三方共同管理,或者由P2P平台与一家银行合作。这就跟14-15年间,国内P2P平台都喜欢找一个国企或者上市公司当股东为自己背书同一个道理。

上文提到的Modalku创始人ReynoldWijaya认为该法案的出台将成为一剂P2P的强心针,因为行业得到了OJK的认可和监督,印度尼西亚人对P2P贷款的信心将更强。

群众的信心变大了,但还没落实牌照的公司却越来越着急了,特别是外来的企业。毕竟谁也不知道印尼电子支付牌照的惨剧会不会重演。详情请戳印尼“羞羞的铁拳”出击,捶了腾讯阿里系当地充值业务。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入场顺序和形象对于P2P这样的高风险企业来说至为关键,每一个入场的玩家都拼命的表现出积极性,包括零壹创投刚投的RupiahPlus和印飞科技的产品GoRupiah等出海P2P企业都纷纷表示落地的首要任务便是申请牌照,但对于海外资本在印尼注册公司运营P2P业务,仍然面临着占股比例限制(不能超过85%)的问题,按规定国外企业必须要找印尼当地企业作为合伙人,并且只能作为出借方,不能作为借款方进行融资,换句话说就是水手们必须备好“弹药”再出海了,这也是印飞科技CEO范文洁强调的出海前要考虑好拿美元还是人民币的问题,前者方便但是也对融资基金选择范围有一定限制。

截止至2017年10月,已经有24家金融机构拿到登记证书。据【7.5度】信源称,有中国背景的P2P平台TunaiKita和RupiahPlus名列其中,正式步入了现阶段合规化监管行列,成功完成登记的公司在一年内符合OJK的规定经营才能得到牌照。

20171030091157_590s_.png

在Amartha官网可以显著的看到注册成功的标志

按照规定,以后印尼的电子签名、征信和催收业务将录入监管系统,而这些数据只开放给有牌照的公司,这样“黑户们”就很难与之竞争了。

不过以印尼政府的惰性(办事效率低),具体什么时候正式发力还真说不准。

根据东南亚创投自媒体7.5度的当地信源,计划在今年第二个季度解禁的on-balance-sheet(资产负债表内融资)借款模式,现在又得推迟到年底。在这个模式下,注册资金少于5000万人民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直接向借款人放贷,不像P2P一样只是作为贷款人与借款人的中间商。on-balance-sheet这个模式规定了自备弹药(自由资金),适合财大气粗的玩家入场,已经成功注册到OJK名下的P2P公司四两拨千斤的先发红利优势立刻就会被削弱。

回到P2P牌照上,申请牌照所要求的金额无论在台面上还是台面下对国内出海企业都不是大问题,但是印尼政府这种批不批全看心情的状态,已经成功登记的金融科技企业未必能高枕无忧,毕竟长达一年的监管期间会发生什么事,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编辑:杨少康)

来源: 36氪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36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