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单日疾贬近1% !央妈刚教训完空头,又来教训多头?
【摘要】从年初与7元擦肩而过,到上周6.5元被轻松挑破,今年人民币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央妈那句“人无贬基”的权威性。然而,“人无贬基”并不等于“只升不贬”,不能容忍人民币单边持续贬值的央妈,就会容忍人民币出现单边快速升值吗?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从年初与7元擦肩而过,到上周6.5元被轻松挑破,今年人民币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央妈那句“人无贬基”的权威性。然而,“人无贬基”并不等于“只升不贬”,不能容忍人民币单边持续贬值的央妈,就会容忍人民币出现单边快速升值吗?
9月1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上演“高空急坠”,收报6.5239元,暴跌622个基点,单日贬值近1%,创下2015年8月13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急涨后现急跌 这是闹哪样
今年人民币走势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人无贬基”!
从年初与7元擦肩而过,到上周6.5元被轻松挑破,今年人民币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央妈那句“人无贬基”的权威性。
然而,“人无贬基”并不等于“只升不贬”,不能容忍人民币单边持续贬值的央妈,就会容忍人民币出现单边快速升值吗?
9月11日,人民币出现单日疾贬,在岸人民币即期价16:30收报6.5239元,较前收盘价大幅回调622个基点,单日贬值近1%。上一次人民币出现如此快速的贬值,还是在2015年“8·11汇改”期间。
就在上一个交易日(9月8日),在岸人民币还是一副不可阻挡的架势,盘中最高涨到6.4350元,创了2015年底以来新高。
急涨后急跌的背景,是央妈面对最近疯涨的人民币进行的一系列调整。
官方媒体确认,央行近日下发通知,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在境内代理行存放存款准备金的政策从即日起取消。央行另宣布,从9月11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也从20%调整为0。
不少市场人士还注意到,最近人民币中间价有点“不对劲”。
比如,11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35基点,设于6.4997元,再创16个月新高,这也是该中间价自8月28日以来连续第十一日上调,创2011年初以来最长连涨纪录,然而,当天人民币中间价上调幅度并不及市场预期。
人民币贬近1%!央妈刚教训完空头 又来教训多头?
此前一个交易日,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遭遇五连跌,盘中刷新2015年初以来低位纪录;境内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询价交易收报6.4617元,大涨355基点。
在前一日美元仍延续弱势的情况下,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低于前市场收盘价,虽是上调,实则展现了引导汇率下调的倾向。
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
2015年8月31日,央行下发银发[2015]273号文,提出要对金融机构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一年,无息。当时的背景是,人民币对美元处于贬值趋势,贬值预期较浓,企业持汇或购汇动力较强。央行发布此项规定,间接提高了企业的远期购汇成本,有助抑制人民币做空与跨境套利。但人民币在今年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尤其是近期升值势头十分迅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央行调降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其目的不言而喻——打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至于中间价调升幅度不及预期,一些外汇分析人士猜测,应是逆周期因子在起作用。
今年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原有“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央行称,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可通过校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性,防止人民币汇率单方面出现超调。
有外汇市场人士表示:
二季度引入逆周期因子的目的是避免贬值预期‘拖累’人民币升值,但现在逆周期因子要起到的作用是想‘拖累’人民币升值。
央妈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因其实很明显,人民币预期似乎正在走向过去几年的对立面,最近企业结汇大量增加,叠加银行交易盘的作用,导致人民币升值有些“失控”。
德国商业银行周浩表示,当前如果不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管理,人民币将继续走强,但从宏观上而言,这似乎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中金公司等机构指出,结汇需求强+央行不干预=人民币快速升值,过去一段时间,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采取不干预的做法,表现在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外汇占款(央行购买外汇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变化不大,但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可能会引发监管对汇率偏强抑制出口的担忧,最终将促使央行加大干预力度,比如加大从市场购买外汇或者放松之前一些为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而采取的管制措施。
外汇市场资深分析人士韩会师称:
人民币过快升值并非一定是好事,选择此时逐渐撤回2015年8月开始不断加强的针对购汇的监管措施,可能说明人民币持续走强已引起监管当局的重视。
压低斜率而不是改变方向
回到最初的问题,刚教训完空头,又来教训多头了?央妈“变脸”,是不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吗?
其实,央妈已经在货币政策报告“逆周期因子”专栏中进行了说明。
央行表示
引入“逆周期因子”不会改变外汇供求的趋势和方向,只是适当过滤了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并非逆市场而行,而是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促进市场行为更加理性。言下之意,央行基本认同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趋势和方向,对阶段性升值或贬值看得比较淡,但不希望“熊孩子”做得太过火,不希望走势过于单边、升贬值过于剧烈。
另外,要看到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最大背景,是美元“弱爆了”。美元若维持弱势,人民币对美元表现强势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在从103跌到91附近之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跌的空间可能在收窄,继续大幅看空美元和看多欧元也不太合适。但美联储在9月加息概率寥寥无几,甚至12月加息的概率也已经明显下降,美元要恢复强势何其难。何况人民币汇率预期已出现明显变化。靠一两项政策就重新扭转预期的可能性也不大。
年内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可能仍将保持相对强势,但涨势可能放缓,双向波动可能加大,而全年恢复升值已是板上钉钉。
(编辑:田跃清)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冷夜
责任编辑 专注网贷 支付领域



- 情报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商汤收缩智慧城市事业群;腾讯音乐将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苹果正削减iPhone 14 Plus产量;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非洲上线;蔚来只租不卖欧洲订阅模式或有变动
- 情报 | 字节跳动寻求以50亿美元出售沐瞳科技;小米在汽车研发投入超70亿;电视家发公告称绝对不跑路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启动「交付共创日」;蔚来手机即将于9月发布;特斯拉或每天被罚款19万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违规运营“团贷网”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腾讯一年关闭超40个项目;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被爆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