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ICO:莫让投资变成“火中取栗”
【摘要】把责任完全推给任何一方都是不合适的,围绕ICO,除了技术本身,难说有无辜者。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把责任完全推给任何一方都是不合适的,围绕ICO,除了技术本身,难说有无辜者。
本周最受关注的财经关键词莫过于“ICO”。
说起ICO,还得先说比特币。2009年第一枚比特币诞生后,国内外玩家、炒家纷纷介入,在国内市场,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一路上行至3万多元每枚。
随着比特币的风行,不少投机者、诈骗者动起了心思,“发明”出各种“山寨币”,并“生造”出“ICO”概念,有的甚至开始虚假项目骗钱。
确实,有人在此过程中财富快速增长,资产甚至翻了十几倍、几十倍。
4日,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在内的各类代币发行融资,重申融资中使用的虚拟货币不具有货币属性。
随后“ICO”成过街老鼠,有的交易平台开始清退,有的则开始跑路。
受此影响,比特币等也应声下跌,截至10日,火币网数据显示,比特币已跌至22400元每枚左右,莱特币跌至350元左右。
一场“繁华”终究落幕,但,是什么促成了这场“繁华”?
市场上有很多说法,有说区块链技术确实有价值,值得投资和推动;有说投资者盲目跟风所致。
事实上,把责任完全推给任何一方都是不合适的,围绕ICO,除了技术本身,难说有无辜者。
投资者总觉得自己不会接手游戏最后一棒。不懂内情的人盲目追涨,懂内情的人也想着“火中取栗”,这无非是赌性使然。
面对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监管方很难在第一时间把握好监管节奏和力度。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在ICO融资事件中出现,在以前的P2P网贷等多种业态出现之时,很难避免浑水摸鱼、火中取栗者的身影。
易得的财富也易逝,市场终究是价值决定价格。
但市场健康的秩序需各方共同维护。投资者需要对所投资的标的有更多了解,监管者要将预期管理做得更好,这样,市场里的赌性才会少一些,价值投资才会显得更有价值。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新华社 许晟

爱财经



- 情报 | 威马汽车否认破产传闻;分析师称iPhone明年将输给华为;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安全数据报告缺失近一年
- 情报 | 美团将于5月中正式开始在香港营运;网易起诉亚马逊云科技违约;多款苹果电脑内置比特币白皮书
- 情报 | 张飞出行被曝押金难退;小音咖拖欠课时费超9亿元;抖音将推独立种草App“可颂”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全员减薪25%;特斯拉车主降价维权还被骗;美团开始招聘香港业务人员
- 光年速递 | Nature新发现:AI投喂AI就像近亲繁殖;OpenAI测试新AI搜索功能SearchGPT...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华为回应P70预售时间曝光;恒大地产涉嫌欺诈发债208亿;茶百道计划4月在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情报 | 开心汽车并购威马进入审计阶段;问界新M7正式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