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家险企拿走寿险业九成利润九公司净利超10亿元
【摘要】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行业共有寿险公司83家,除国寿存续、和谐健康、安邦人寿、爱心人寿、新华养老、长江养老、安邦养老、国寿养老几家险企之外,有75家披露了净利润数据。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行业共有寿险公司83家,除国寿存续、和谐健康、安邦人寿、爱心人寿、新华养老、长江养老、安邦养老、国寿养老几家险企之外,有75家披露了净利润数据。
近期,上市险企半年报已披露完毕,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个别险企仍未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上半年,75家险企中,有41家盈利,合计盈利583亿元;有34家亏损,合计亏损120亿元。
整体来看,寿险行业盈利额与亏损额均较集中。其中,净利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占行业盈利额的90.5%;亏损最多的5家险企占行业亏损额的75.5%。
41家险企盈利
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行业共有寿险公司83家,除国寿存续、和谐健康、安邦人寿、爱心人寿、新华养老、长江养老、安邦养老、国寿养老几家险企之外,有75家披露了净利润数据。
总体来看,有9家险企上半年净利超过10亿元,分别为平安人寿、国寿股份、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前海人寿、国华人寿、平安养老。其中,平安人寿与国寿股份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从净利润第二梯队来看,有18家险企净利润低于10亿元但超过1亿元,包括友邦、恒大人寿、信诚人寿、中美联泰、珠江人寿、工银安盛、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建信人寿、交银康联、民生人寿等。
从净利润的第三梯队来看,有14家险企净利润为正但低于1亿元,包括汇丰人寿、英大人寿、横琴人寿、君龙人寿等险企。
总体来看,第一梯队(净利均超10亿元)的9家险企合计净利润占盈利险企净利润总和的89%;第二梯队(净利低于10亿元高于1亿元)的18家险企合计净利润占盈利险企的9.88%;第三梯队(净利润低于1亿元)的14家险企合计净利润占盈利险企不到1%。
事实上,与净利润对应的是,寿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也颇为集中。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安邦人寿、太保寿险、华夏人寿、泰康、人保寿险、富德生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等10家险企,原保费占了行业原保费的71.57%,其他70余家寿险公司,原保费占比不到三成。
5家险企亏损90亿元
从亏损险企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有34家险企亏损,合计亏损120亿元。其中,亏损最多的5家寿险公司合计亏损90.63亿元,占亏损险企亏损总额的75.6%。
其中,亏损最多的一家险企上半年亏损35.72亿元。另有三家险企亏损额紧随其后,净利润分别为-18.10、-17.40、-10.90亿元,其中两家亏损额度相较去年同期有了显著扩大。
此外,光大永明人寿、国联人寿等亏损额度相较去年同期也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其中,光大永明人寿亏损2.3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几乎增加了一半。
有亏损额度扩大者,也有同比实现扭亏为盈的险企,君龙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华泰人寿、农银人寿、中宏人寿、中邮人寿、建信人寿、中意人寿、珠江人寿等去年同期出现亏损,今年却实现盈利。
备受关注的恒大人寿以及前海人寿上半年也都实现了一定的盈利,净利额分别为5.57亿元以及28.31亿元,其中恒大人寿去年同期为亏损状态,而前海人寿相较去年同期的60.55亿元,出现了显著的下滑。
通过净利润数据与保费数据,不难发现,大型寿险公司在行业中优势明显。今年以来,亦有不少券商研究机构认为,在行业回归保障的大背景下,大型寿险公司优势凸显,中小险企更难突围。
广发证券近期的研报认为,对比大公司,中小保险公司传统保费业务规模小、占比较低。长期保障性产品保费占比方面,平安、国寿这种大险企占比在80%以上,而一些中小险企的占比偏低。从保险产品结算利率的角度来看,伴随着利率上升,大型保险企业保险产品结算利率反应更为敏感迅速。与之形成对比得是,中小型保险企业产品结算利率多保持不变甚至下滑,大型保险企业产品竞争力相对提升。
“如今行业回归长期保障,中小险企转型道路艰巨,因此加强监管将对这些险企的存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反,以传统业务为主的大型险企,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业务实力较强,在新政策环境下未来发展将更为顺利,形成 强者恒强,弱者淘汰 的局面。”广发证券表示。
平安证券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型上市险企价值率与继续率改善使得流量退保率下降:流量退保率往往是保险公司的渠道结构、产品结构、保单价值等诸多因素综合后的反映。随着对于渠道和产品结构的转型,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率都出现了大幅的提升,保单继续率不断上升,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个险渠道已经成为主要的销售渠道、首年保费中期交业务的大幅提升以及保障型产品占比的不断增加等。“我们认为大型上市险企在此轮监管导向中受益,将享受集中度提升的趋势红利”。
(编辑:杨少康)
来源: 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作者:苏向杲

爱财经



- 情报 | 威马汽车否认破产传闻;分析师称iPhone明年将输给华为;特斯拉Autopilot系统安全数据报告缺失近一年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广汽菲克4个月仅卖2辆车;村镇银行更新APP后提现按钮消失;小鹏P7部分车型部分配置调整
- 情报 | 华为投入研发金额全球排名第四;蚂蚁集团否认重启IPO;飞书国内业务短时间无法盈利
- 情报 | 微信小号功能仍在测试中;京东转让骏迪物流股权;蔚来发布2月限时优惠购车方案
- 情报 | ofo公司500万股权被解冻;豆瓣上线防水军控评功能;长安深蓝回应抄袭小鹏用户隐私协议
- 情报 | 江淮拟转让蔚来工厂资产;钟薛高回应欠薪风波;谷歌旗下多公司裁员
- 情报 | 特斯拉已正式开始裁员;趣店创始人罗敏开卖预制菜;快狗打车香港IPO孖展暂录逾1.12亿港元
- ESG每周资讯 | 碳市场行业纳入优先序: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因成熟度高被列为优先纳入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