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暖 资产配置理念助推私募FOF走出“寒冬”
【摘要】在公募FOF“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当口,私募FOF的业绩已悄悄走出整体不佳、两极分化的困局,逐渐回暖。这其中既有股债市场好转、结构性机会增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随着私募基金管理能力的提升,外部资金给予了更多支持,使得私募FOF的产品优势逐渐得以体现。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经过多年运作,私募FOF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业绩也在逐步改善。近期股债市场的双双回暖,使得私募FOF充分释放了业绩弹性。
数据显示,成立期满6个月的323只私募FOF基金产品今年前6个月的整体平均收益率为1.36%,其中200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六成,排名第一的产品净值增长超过了50%。7月份,受益于A股市场回暖,427只私募FOF产品中,超过300只产品当月收益率为正值,235只产品近六个月收益率为正。
在公募FOF“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当口,私募FOF的业绩已悄悄走出整体不佳、两极分化的困局,逐渐回暖。这其中既有股债市场好转、结构性机会增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随着私募基金管理能力的提升,外部资金给予了更多支持,使得私募FOF的产品优势逐渐得以体现。
私募FOF业绩回暖
经过多年运作,私募FOF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业绩也在逐步改善。近期股债市场的双双回暖,使得私募FOF充分释放了业绩弹性。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私募FOF产品规模合计约1600亿元,成立期满6个月的323只私募FOF基金产品今年前6个月的整体平均收益率为1.36%,其中200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六成,排名第一的产品净值增长超过了50%。最新数据表明,7月份,受益于A股市场回暖,427只私募FOF产品中,排名第一的产品收益率达12.73%,超过300只产品当月收益率为正值,235只产品近六个月收益率为正。
过去两年,私募FOF的表现差强人意。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15年,私募FOF合计255只产品,仅43只实现正收益。2016年,私募FOF合计357只产品,69只实现正收益。以平滑风险、风格稳健为产品特征的私募FOF业绩分化明显,两端的差异最大可达180%。优胜劣汰的格局迫使业绩达不到投资人预期的私募纷纷出局,也让更多优秀的私募崭露头角。
一位公募基金FOF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所受的仓位、配置等限制相对较少,私募FOF业绩的离散程度很高,差异分化显著,这其中管理人的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选对风格,配置得当,仓位也重,业绩就会实现短时期爆发式增长。
该负责人认为,近年来,随着多位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奔私”,自身携带着大基金公司成熟的研究思路和资产配置理念,既提升了私募基金的整体实力,又使私募FOF优化配置、平滑风险的产品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参照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情况,国内FOF产品在规模和集中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公募如此,私募亦如是。
外部资金青睐 基金子公司“靠拢”
伴随规模的扩张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私募基金受到越来越多外部资金的青睐,银行将一定比例委外交给私募操盘。同时,随着大类资产配置理念深入人心,银行委外的业务模式更显多元化,私募MOM(manager of manager,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FOF在产品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天然优势。此外,不少转型中的基金公司子公司也向私募FOF不断靠拢。
“MOM在银行资管里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招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魏青表示,当前银行资管的MOM中已经有十多家机构投资人,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评估体系,并实现动态管理。MOM的底层投资会有股票、量化等,这些可以为高净值客户参与权益类市场把握机会。
在浦发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杨再斌看来,MOM、FOF可以解决单一投资的局限性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优秀管理人,并使整体管理人的收益能够在分散风险的同时跑赢市场。“银行也做了一些MOM、FOF,量也不少。”
公募、私募基金经理,公募基金及券商的专户投资管理人,都被银行资管纳入考察对象。“既要综合了解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是否存在变化,基金投资研究团队及个人心理抗压能力等。还要在专业的组合分析系统工具支持下,对各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操作风格作深入分析,并在市场波动中进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一位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正在“去通道”过程中寻找方向的基金公司子公司也将私募FOF作为转型的重头戏。华夏资本相关人士表示,公司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狠抓转型,私募FOF是重要的方向。通过与母公司华夏基金深入合作,依靠其较强的资产配置能力管理私募FOF,目前产品业绩优异。银河资本也表示,随着投资团队和评价体系的逐步完整,业务重心将更多聚集在证券类业务主动管理方面,私募FOF是未来几年最看好的业务之一。
(编辑:田跃清)
来源: 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玥 张玉

天乐
蓝魅财经责任编辑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关注者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情报 | 消息称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预售;网曝小鹏汽车大规模毁约应届生;广汽本田遭千名业主集体投诉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银湖网爆雷4年余波来了;55款App侵犯个人信息被下架;天涯社区被执行总额超亿元
- 情报 | 天眼企服将于7月关停;Meta开始使用新股票代码;社交平台Soul宣布撤回美股IPO
- 情报 | 2023年已有9家公司遭港交所除牌;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协议将被审查;字节启用季度OKR考核
- 情报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拼多多旗下Temu起诉Shein;新东方旗下公司非法出版教材被罚
- 情报 | 张飞出行被曝押金难退;小音咖拖欠课时费超9亿元;抖音将推独立种草App“可颂”
- 光年速递 | 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美团推出“省钱版”;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破11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