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为何猛批金融乱象?专家:系工作会议延伸
【摘要】会议要求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会议要求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明确下半年将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定房地产市场。用“乱象”这么重的词,还真不多见。
“金融乱象”,乱在哪?
会议要求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在过去一轮金融治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可能是政治局此次语调加重,使用“金融乱象”这一并不多见表述的原因之一。
中新社发 尹志烨 作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分析说,“金融乱象”不是个新词,但出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之前3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以及最近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延伸,是强调金融安全、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位置的一种体现”。
杨涛认为,金融乱象有几个方面,一是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所暴露出的问题,这是导致金融乱象的一个核心点。第二个领域是传统金融行业中,银行、证券、保险的一些金融产品创新过度脱离实体。还有一方面就是带有金融属性的乱象,比如邮币卡骗局、场外市场打着现货旗号做期货。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金融乱象是由于很多因素导致,比如监管真空、市场不规范、标准不统一,还有很多顶着科技金融的帽子其实是在做很多非法的金融产品。因此,整治金融乱象要从监管下手。
杨涛也强调,整治乱象既需要着眼于短期的治理行动,也需要着眼于机制的长期治理。考虑到目前许多金融风险都出现在监管的空白或交叉地带,监管协调将是长期建设的重中之重。
杨涛也指出,整治乱象既需要着眼于短期的治理行动,也需要着眼于长期的机制安排。考虑到目前许多金融风险都出现在监管的空白或交叉地带,因此监管协调将是长期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来解决监管协调的问题。
对于该委员会如何发挥作用,杨涛的建议是立体、多元。他表示,金融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可能涉及到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经济主管部门的协调问题,还有中央和地方的协调问题,未来的协调肯定是立体化、多元化的。
谢亚轩则强调责任到人。他表示,该委员会要在“一行三会”的基础上、针对有关金融稳定的突出问题发挥作用,尤其是跨领域和跨市场的问题要大力度监管,也需要强化各监管机构和国务院部委之间的协调,强化监管各方的综合监管。
谢亚轩指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还应加强事后监管问责,“就是说出了事情要把责任落实到人,以加强委员会的权威性和协调能力,否则难以做到令行禁止”。
“未来,随着强监管以及去杠杆持续推进,影子银行规模将进一步缩小,整个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将会提高,企业偿债能力也会增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PPP,不能再“野蛮生长”
此次会议还提出,要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中新社发 唐志顺 作
刘元春称,目前中国的隐性债务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最近表现迅猛的地方政府投资主要依靠PPP、产业基金等方式进行,但实际上很多PPP和产业基金有变相举债的问题;其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债务没有正常的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而是隐藏在“表外”。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也表示,当前,随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发展,不少地方政府通过PPP模式,以表面上入股,实际上举债的方式,新增了大量隐性债务。这个问题现在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未来两三年内地方债风险将特别突出。
张连起坦言,PPP本来是提振投资、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良好工具,如果成了财政风险的源头,那就得不偿失,也违背了推广PPP模式的初衷。因此,不能让PPP“野蛮生长”,要对PPP项目实施全过程有效监管,加强绩效审计和监督。
刘元春强调,过去地方政府信用的膨胀是中国高杠杆的核心基础,要降债务、去杠杆,未来需要高度关注隐性债务。一方面规范政府行为,一方面让PPP更加透明化。
实际上,此前官方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对违规违法举债进行清查、处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表示,从政绩观入手,将有利于消除地方政府官员违规举债的动机,可以说是治本之举。“解决地方债风险的最终答案不在地方债本身,政绩观很重要。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
乔宝云称,今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风险,除了切实落实现有政策外,还需要很多债务管理以外的措施,比如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深化财政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等。
楼市政策:保持连续稳定
除对金融和地方债提出要求外,此次政治局会议还明确,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中新社发 赵顺清 作
何为稳?刘元春指出,健康平稳的房地产市场首先是价格不能过度泡沫化,虽然近期官方因城施策的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房地产在一些热点城市出现周期性反弹。
连平也表示,中国房地产库存总量还是在高位,而且房地产部门杠杆率水平提升比较快,加上房地产行业抗风险能力整体较弱,房地产泡沫风险仍需警惕。
长效机制如何加快建设?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务部主任康俊亮称,真正的长效机制应该是一套组合拳,涵盖土地领域的长效机制、房地产税以及不动产全国联网三个核心内容。
康俊亮指出,基于这些长效机制,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实施诸如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这样市场预期明朗,更加稳定,限价等行政性手段也可以逐渐退出。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国是直通车 作者:周锐 夏宾 李晓喻 庞无忌

莉莉财经



- 情报 | 恒大汽车被限制消费;币安美国子公司急寻银行接盘;B站UWP版本停止维护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恒大财富调整兑付方案;宝沃汽车正式宣告破产;花房集团预计12月12日上市
- 光年速递 | X数据被用于训练Grok模型;SearchGPT官方演示闹出乌龙;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给电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情报 | 阿里巴巴2022年全年裁员1.9万人;2022年腾讯投资次数下跌近八成;近250家企业已用ChatGPT代替员工
- 情报 | 蔚来拟在新交所二次上市;王思聪香蕉计划公司已注销;印度法院解除对小米7.25亿美元资产的冻结
- 情报 | 苏宁易购回应被申请破产;美联英语陷入破产风波;罗永浩创业公司细红线完成天使轮融资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情报 | 开心汽车并购威马进入审计阶段;问界新M7正式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