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政策暖风 民营银行新设审批料提速
【摘要】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在政策暖风背景下,龙头民企“入局”意愿强烈。专家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顺周期行业的银行业面临不小挑战。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业内人士预计,监管部门有望进一步放开有关限制,加快新设民营银行的审批速度,同时鼓励民营银行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获悉,在政策暖风背景下,龙头民企“入局”意愿强烈。专家表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作为顺周期行业的银行业面临不小挑战。民营银行设立进入常态化之后,差异化监管机制和发展思路有待深入研究。
政策信号明确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传达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持续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
一系列政策信号表明:民营银行监管政策有望细化,未来将进一步改善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的外部条件。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态度十分积极,有望扭转“只扶持大金融机构”的市场预期。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着力点之一。“我们一直有两个明显的结构失衡,一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占比失衡;二是间接融资中客户主体的失衡,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占用信贷资源过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获得的资源少。”
曾刚认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需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间接融资结构也需完善和优化。中小金融机构、民营银行的规模和股东决定了其服务对象是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但目前它们服务小微实体经济的能力受到制约。因此,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民营银行应与大型国有银行的战略转型结合起来,最终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服务民营经济、普惠人群的能力。
龙头民企积极性高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西部地区多个省份调研时获悉,地方龙头民企对申请设立民营银行有强烈意愿。
重庆银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多家优质民营企业和区县金融办曾拜访重庆银监局,表达拟新设民营银行的想法。
数据显示,多家民营银行在开业后首个完整会计年度就实现了盈利,鼓舞了民营资本的信心。微众银行2016年实现净利润4.01亿元,而2015年为亏损5.8亿元。网商银行2016年净利润为3.15亿元,而2015年亏损6874万元。上海华瑞银行2016年净利润1.42亿元。金城银行2016年净利润1.28亿元。重庆富民银行开业尚不足一年,截至6月末资产总额达152.89亿元,实现净利润0.36亿元。
在曾刚看来,尽管政策利好不断,但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之路仍面临很大挑战。除激烈的市场竞争外,金融去杠杆、经济“三期叠加”也压缩了行业发展空间。新成立的民营银行面临很大挑战,其中有的凭借特殊优势具备有差异化竞争能力。例如,网商银行的优势是商业场景,微众银行的优势是社交场景,这给其他民营银行提供了思路。
公开资料显示,实现盈利的民营银行大多有特色业务。例如,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上线两年累积发放贷款3600亿元,总笔数4400万笔,笔均放款8200元;最高日贷款规模2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20万笔;主动授信客户数约9800万,城市覆盖567个,开通激活用户2200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财经青年学会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处于下行期,政策主基调也是防风险,民营银行的风控理念和经营风格比大型银行更为激进,未来发展还是面临较大制约。预计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会有保有压:只要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肯定会鼓励。当然,由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其重要性,未来可能在牌照审批、业务许可等方面予以更大力度的扶持。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民营银行总体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为既有政策扶持,大型民企申请设立的动力也很足。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中仍有一些需注意的关键问题:一是风险问题。尽管多家民营银行开始盈利,但其贷款质量有待进一步检验。民营银行的客户都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经济总体下行的趋势下,其资产质量面临挑战。二是资金来源。目前民营银行吸收存款有限,资金来源更多地依靠同业。资金来源有限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构成影响。
推进差异化监管
民营银行对于差异化监管期盼已久。
民营银行的监管序列问题备受关注,目前民营银行被划入城市商业银行序列。多位民营银行业人士认为,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有别于城市商业银行,如盈利结构单一,试点初期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更需要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此外,民营银行不能开设分支机构,制约了业务的开展。有民营银行高管建议,适度放宽民营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允许符合指标要求的民营银行设立分支机构。
曾刚建议,对初创期民营银行给予一定的差别化监管政策。例如,对于处于初创期的民营银行适用不同于成熟银行的差别化监管政策,给民营银行监管指标达标设置一定的缓冲期。建议监管部门放开限制,鼓励民营银行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股权激励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建立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
同时,曾刚提示,在金融风险上升的环境下,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仍需保持严格的准入门槛,如何真正做到差异化竞争还需要深入研究。
刘健认为,接下来针对民营银行的监管细则会进一步明确,尤其是针对产业、金融高度融合的民营银行的监管力度可能加强。产业、金融的结合可能带来关联贷款等风险,不能不重视。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莉莉财经



- 情报 | ofo因15万行政处罚案件被限消;小米汽车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将正式登陆澳洲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YY学车疑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小米应用商店宣布停止清理类应用收录;字节正式推出社交App派对岛
- 情报 | 叮当健康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恒大回应恒驰汽车被并购传闻;北京多家银行可做接力贷
- 光年速递 | X数据被用于训练Grok模型;SearchGPT官方演示闹出乌龙;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给电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 情报 | 朴新教育否认“宣布破产”;贝壳正式登陆港交所;詹克团卸任北京比特大陆执行董事
- 情报 | 小红书福利社店铺宣布将停售;启明创投回应“信息套取”;2024款小鹏G9定档9月19日上市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寺库再被申请破产审查;网易云旗下社交App被指涉黄;多家共享单车被曝优惠价杀熟
- 滴滴财报:二季度GTV达963亿元 经调整EBITA盈利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