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争议”功能 公众号不能继续任性了
【摘要】7月19日,有消息称,微信公众平台将上线“争议”功能,网上流出一张微信公众号文章展示“争议详情”的截图。微信团队向媒体证实这一说法。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分析认为,有了“争议”这项新功能之后,争议双方可以直接在页面上发布声明,当读者打开文章时也会看到“以下内容存在争议”的提醒。
7月19日,有消息称,微信公众平台将上线“争议”功能,网上流出一张微信公众号文章展示“争议详情”的截图。文章上方标有“以下内容存在争议”,页面下方有一块区域为“权利人有话说”,展示争议双方的声明。对此,微信团队向媒体回应:消息属实。此外,腾讯客服官网也公布了《关于公众平台“争议”流程相关问题说明》。
据新榜求证,微信“争议”功能七月19日晚9点多已正式上线。
此前,在微信文章投诉页面已经有一项为“侵权(冒充他人、侵犯名誉等)”,是个人或企业等民事主体等被诽谤侮辱、人身权或知识产权等侵犯的投诉途径。但该投诉途径程序较为繁杂,往往无法及时解决争端。
同时,在法院尚未作出判决之前,微信无权决定公众号是否构成侵权要件,无法删稿。但是诉讼途径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文章也因此流传开来。这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的恶劣影响无可挽回,也不利于微信平台的良性发展。近年来,微信就一直因对抄袭行为不作为饱受批评。
分析认为,有了“争议”这项新功能之后,争议双方可以直接在页面上发布声明,当读者打开文章时也会看到“以下内容存在争议”的提醒。
微信推出争议展示功能,正是从平台的角度出发,为有名誉权纠纷的双方提供一个可以公开陈述的空间,在不删稿的情况下,告知读者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既发挥平台监督的作用,也不会有僭越之嫌。
对于微信的“争议”功能,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旭华认为,有必要在社交软件平台中建立一种机制,类似于投诉—申诉—决定的电商投诉机制。而为了能够体现社交软件的公开性、透明性、参与性,采取类似于“网络陪审员”的机制,将双方投诉与申诉的内容在新规则约束范围内经过筛选予以公布,由公众做出决定,也应该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至于是否会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吴旭华认为存在可能,但概率较低,理由如下:
第一,投诉和被投诉人所提交的材料应当在规则范围内,许可给了腾讯公司发布;
第二,腾讯公司在发布内容之前,也需要进行筛选,防止二次侵权公开化;
第三,即使部分当事人认为构成侵权而提起诉讼,腾讯公司也不会被牵扯进去,这才是最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目的和结果。
以下是腾讯关于公众平台“争议”流程相关问题说明: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全天候科技 冯泽平

财经360



- 情报 | 恒大汽车创立至今累计亏损170亿元;腾讯游戏管家PC端将停止服务;全球首款太阳能汽车投产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承认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搜狗地图将终止运营;马斯克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 情报 | 叮当健康拟明日上市;小鹏飞行汽车最高可以飞1000米;恒大要求9月30日前全面复工
- 情报 | 世纪佳缘多位“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字节上线“头条号外”App;TikTok收缩全球业务
- 周评:黄金持稳剑指3100、原油多空博弈待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