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孙国峰:应建立可持续的RegTech发展机制
【摘要】孙国峰建议,应建立可持续的RegTech发展机制。有必要推动监管成本适度内部化,可以有助于解决监管的激励约束问题,也可以缓解金融监管中的不公平性问题。

金评媒(www.jpm.cn)报道: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指出,RegTech可以定义为“科技和监管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将科技运用于监管。
孙国峰建议,应建立可持续的RegTech发展机制。有必要推动监管成本适度内部化,可以有助于解决监管的激励约束问题,也可以缓解金融监管中的不公平性问题。
孙国峰解释称,如果金融机构都采取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方式管理风险,一方面微观的金融风险可能增强,另外也可能导致顺周期行为。“现在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对客户风险的判断,通过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但如果所有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瞬间都采取同样一个行动,比如一个负面冲击以后,同时收缩授信额度,那对金融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
谈及RegTech如何在中国发展,孙国峰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是完善金融监管的双支柱。微观功能监管方面,要建立Fintech行业监管规则,要实现风险监管的全覆盖,避免监管空白。要进行穿透式监管,把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和最终的投向,穿透连接起来。宏观层面则是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采取逆周期的操作,避免顺周期的风险。
第二,要推动金融数据标准化。孙国峰表示,各个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的数据,如果不能实现标准化,就很难建立基于所有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数据基础上的RegTech的监管。同时,数据的准确性、标准化这样的基础建立以后,才有可能进行比较好的大数据的分析。第三,监管当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标准,包括行业技术标准,有效规范市场准入、退出,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提供一个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
针对由谁来发展中国的RegTech问题,孙国峰提出了三条路径。其一,由金融监管机构自身独立研究和开发RegTech的系统。其二,金融监管机构将RegTech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外包,金融监管当局可以提出需求,专业的RegTech机构进行开发设计。其三,金融机构或Fintech公司开发RegTech系统,由金融监管机构进行选择和整合,包括评估,也可以聘用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在这个基础上,形成适用于整个行业的RegTech系统。
最后,孙国峰还提出RegTech发展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在RegTech发展将人力成本逐渐转化为资金成本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推动监管成本适度内部化,也就是说Fintech行业(包括金融机构),适当分担监管当局发展RegTech的成本。通过一些组织、模式创新的方式来为RegTech系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楠楠
金评媒记者



- 情报 | TikTok关闭印度业务;FF91预计将于4月底交付;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建电池厂
- 情报 | 蚂蚁消费金融发生工商变更;谷歌Stadia云服务被关闭;腾讯申请微信刷掌新商标
- 情报 | 嘀嗒出行重启港股IPO;阿里本地生活或将进行新一轮裁员;美团打车上线半指派功能
- 情报 | 京东金融定期还款业务关闭新增任务服务;亿家拼APP被认定传销;重庆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出炉
- 情报 | 港交所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雷军卸任小米电子软件董事长;今年有3400多家芯片公司消失
- 光年速递 | Nature新发现:AI投喂AI就像近亲繁殖;OpenAI测试新AI搜索功能SearchGPT...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承认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搜狗地图将终止运营;马斯克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
- 情报 | 百度将于3月公布ChatGPT产品;恒大地产再被执行超12亿;比亚迪诉汽车大V侵权案将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