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兴私募债阴影渐散,浙商财险获15亿增资
【摘要】日前,浙商财险发布增资公告,称其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加至30亿元,增资后股东持股比例不变。在股东方的支持下,浙商财险业绩逐步走向好转,不但偿付能力数据有所上行,业绩也有所好转。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时至今日,一度因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而陷入亏损泥潭的浙商财险正在逐步走出阴影。日前,浙商财险发布增资公告,称其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加至30亿元,增资后股东持股比例不变。在股东方的支持下,浙商财险业绩逐步走向好转,不但偿付能力数据有所上行,业绩也有所好转。一季度中,该公司实现净利润556.2万元,同比扭亏。
亏损无碍股东信心,原股东“补血”15亿
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后,浙商财险2016年保证保险巨亏,成为2016年亏损最多的一家财险公司。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股东对浙商财险的信心。
近日,浙商财险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称,注册资本金从15亿元增加到30亿元,增资金额15亿元。此次增资以向原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实施,总计发行股份数量15亿股,每股1元,由全体现有股东按照股份持有比例同比例认购增发的股份。增资无新增股东。
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或是该公司亟需增资的重要原因。2016年12月,蚂蚁金服旗下的理财平台“招财宝”出现债券违约:侨兴电信和侨兴电讯于2014年分别发行的“侨信第一期至第七期”和“侨讯第一期至第七期”私募债,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还款。根据产品协议,浙商财险需对债券本息到期兑付提供保证保险,因此不得不为巨额理赔买单。据统计,这次事件中,浙商财险合计本息共赔偿11.46亿元,而当时浙商财险的净资产,仅为13亿元。
随后,根据浙商财险披露的2016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信息数据来看,该公司2016年第4季度末亏损扩大至1.63亿元,同期该公司净现金流降至-6758.79万元。从公告来看,由于浙商财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8亿元,是成为造成公司净现金流为负的直接原因。
侨兴私募债阴影渐散,一季度净利润上涨
公告显示,受侨兴私募债违约等因素影响,浙商财险2016年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4.88%,比上年下降146.75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为96.16%,比上年下降125.59个百分点。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着浙商财险来说,侨兴私募债的阴影似乎正在逐渐散去。
数据显示,浙商财险2016年四季度末净利润亏损扩大至6.49亿元,单第四季度亏损1.63亿元,相比前三季度-1.06亿元、-1.03亿元、-1.0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这一情况在今年一季度有所改善。根据该公司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数据来看,浙商财险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556.2万元,同比扭亏。
不仅如此,浙商财险的偿付能力情况在今年也略有改善。具体来看,根据公告显示,浙商财险第四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6.16%,而今年第一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为97.88%;同样,该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去年第四季度末为157.06%,今年一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159.93%。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表示,此次原股东对浙商财险的增资,也将更好的改善该公司的偿付能力。
此外,根据保监会披露的前5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来看,该公司今年前5月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5.22亿元,同比上涨15.89%。
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倒逼监管条例完善,信保业务开展有章可循
目前来看,随着股东的增资,浙商财险方面也正在逐步摆脱侨兴私募债违约所带来的阴影。不过,侨兴私募债违约一事所带来的影响并非仅拖累一家保险公司短时间的业绩,其还作为标志性事件为保险行业信保业务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
一方面来看,侨兴私募债违约事件出现的风险传递现象为业内所关注。保监会方面此前将其定性为“一个经济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而金融风险又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交叉传递的典型案例”,其背后暴露出浙商财险在风控方面的漏洞和不足。另一方面来看,浙商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单笔业务涉及金额逾10亿元,庞大的金额也被业内人士认为存在极大隐患。
在监管方面屡次发声后,相关监管条例逐步出台。
去年1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的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投保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投保人为自然人的,单户累计最高承保金额不得超过100万元。
今年6月,保监会再度就保证保险发布公告,对《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暂行办法》一方面对保险公司可承保的业务范围划出明确红线,一方面还对公司承保业务的自留责任余额以及偿付能力数据做出明确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对蓝鲸保险表示,近年来信用保证保险给保险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对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行业对这类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的手段工具相对有限。如果风险管理能力没有跟上,超常规发展该类业务确实会增加经营风险。
(编辑:郑惠敏)
来源: 蓝琼财经

炫烨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腾讯地图宣布PC端将停止服务;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58同城所持4440万股权被冻结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
- 情报 | 圆通副总裁被立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路试谍照曝光;特斯拉明年将推出新款高性能版Model 3
- 情报 | 百度首款汽车售价20万左右;小鹏汽车被曝多个部门调整、裁员;京东集团完成认购京东物流股份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
- 情报 | 恒大集团在美申请破产保护;字节跳动旗下时光相册宣布停运;马斯克称下周直播新版FSD自动驾驶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中国恒大接获香港清盘呈请;轻松集团否认寻求公司整体出售;哈啰出行宣称超4亿粉丝推荐被罚
- 情报 | 理想汽车计划进军自动驾驶卡车领域;AI龙头第四范式完成港交所聆讯;百川大模型API将于9月20号上线
- 情报 | 字节跳动旗下时光相册今日停止运营;QQ宣布将停止运营群签到功能;通用自动驾驶汽车Cruise全面停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