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进驻”理财平台是赚是赔?七成没公布收益
【摘要】过去听说上市公司爱买理财产品,现在发现它们纷纷做上了平台,到底是啥原因吸引了这些公司开展理财平台业务?他们做得究竟又怎么样?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过去听说上市公司爱买理财产品,现在发现它们纷纷做上了平台,到底是啥原因吸引了这些公司开展理财平台业务?他们做得究竟又怎么样?
上市公司“进驻”P2P等理财平台一度十分风靡。
有第三方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台大概有60余家;而到了今年4月,这个数据已经跃升至120余家。不过这一居高不下的热度,直到近期网贷行业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才有所回落。
过去听说上市公司爱买理财产品,现在发现它们纷纷做上了平台,到底是啥原因吸引了这些公司开展理财平台业务?他们做得究竟又怎么样?
上市公司扎堆做理财平台:目标各异,殊途同归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P2P等理财平台的发展势头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在一系列热门事件的引领下,众多创业公司和风险资本大举涌入,上市公司也从中嗅到了商机,紧跟脚步入场。于是在2014年~2016年,“上市系”理财平台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通过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背景的理财平台都是在这个区间成立的。2014年有40家,2015年则是33家,绝对称得上是发展的“大年”。众所周知,资本的天性是逐利,那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这些上市公司蜂拥而上呢?
网贷之家研究中心总监于百程告诉记者,对上市公司而言,布局网贷平台是基于对这项业务前景的认可。“具体来说,有的上市公司是为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带动公司其他互联网业务板块的发展,进而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有的是出于整合自身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构建供应链金融体系;有的是为了实施互联网金融战略,实现业务资源协同价值。”
正如他所言,和其他类型的理财平台相比,“上市系”最显著的不同点在于,它们多为自己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服务,产品重点发售的对象也是自己的客户。整合自身供应链,这是上市公司布局理财平台业务背后的深意。
另一位第三方机构分析师指出,除了自建平台之外,很多上市公司与理财平台“牵手”,也是希望享受互联网金融实体经济的政策福利时,拓宽公司盈利渠道、增加上市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1+1>2的效果。
“早期因为缺乏监管,进入这个行业门槛很低,上市公司通过参股控股或自行设立的方式,实现了快速布局。”
“互金概念”偃旗息鼓 上市公司回归理性
虽然P2P等网贷平台,一度凭借在风口上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事实证明,如果其背后的商业模式和逻辑支撑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那么这个热度迟早会消弭下去。“上市系”平台们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路径。
随着2016年财报的披露,“上市系”理财平台的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与之前预期相去甚远的是,实现盈利的平台并没有想象得多,甚至还有资不抵债的情况出现。再加上限额管理等政策出台,使得一些之前热情高涨的上市公司开始打退堂鼓,转型停业或主动退出的案例也在增多。
举个例子,一家“誓将互联网金融进行到底”的上市公司5月26日发布公告,称将以1200万元的价格转让旗下平台。如果按照成立时的5000万元来计算,这笔交易相当于亏损了76%,处境可见一斑。
第三方机构网贷天眼研究员郑常怀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当上市公司开始做平台业务后发现,行业竞争激烈、获客成本极高,互金平台目前仍鲜有盈利。另外,很多上市公司因缺乏互联网基金,运营能力上不足,自建平台规模未能起来。“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汉鼎宇佑,其自建的鼎有财与其投资的微贷网,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上,两个平台都相差甚远。”
另外一方面,上市公司自建理财平台虽然可以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于百程表示,4月发布声明称平台提现出现逾期的绿能宝,其核心问题就是平台上的出借人资金都投向了光伏行业、太单一,而光伏行业近几年本身的风险太大。
上述分析师也指出,上市公司的“撤离”,一方面是随着监管趋严、不看好平台未来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发展公司主业,“这其实是回归理性的表现,留下来继续坚持的公司,对于平台业务怎么定位应该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编辑:郑惠敏)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李蕾

财经360



- 情报 | 软银正式终止旗下的小灵通服务;天际汽车发布停工停产通知;ChatGPT开始大面积封号
- 情报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消息;马斯克收购推特进程或暂时被搁置;比亚迪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 ESG每周资讯 | 中国出海氢企助力巴黎奥运实现低碳目标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花呗借呗原运营主体均已去除贷款业务;小米辟谣汽车发布会定档12月28日;咪蒙四部短剧全被下架或禁投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盒马上线独立招聘官网;“小世界”板块涉黄被罚100万元;Arm在今年最大IPO中筹资48.7亿美元
- 情报 | 马斯克承认推特可能会失败;特斯拉新款Model 3售价预计在20万元左右;Skype国内10月1日停止运行
- 情报 | 沪江教育更名为行藏科技;特斯拉明年或开启史上首个回购计划;推特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