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恪守本位?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如今,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分工也越来越清晰,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互联网金融能够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为亿万小微群体提供最大范围的普惠金融服务。

  蓉贝贝  ·  2017-07-04 09:00
政府如何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恪守本位? - 金评媒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如今,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分工也越来越清晰,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互联网金融能够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为亿万小微群体提供最大范围的普惠金融服务。

最近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一件大事正在引发媒体和市场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就是央行等十七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互联网金融整治行动将延期一年,整改实施阶段应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对个别从业机构情况特别复杂的,整改期最长可延至2年,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及验收。

事实上,关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自由经济思想家哈耶克曾作过详细的论证,他认为政府最大的责任是做好中立的第三方,让市场自由发展,自然就会形成自发性的经济秩序,从而帮助企业和个人最可能地实现自由与发展。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根本原因不是跳出对“姓资姓社”问题的争论,而是让政府与市场各归其位,各尽其职。

 若用哈耶克的理论去理解当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也可以寻找到同样的结论,就是政府的应当归政府,市场的应当归市场。

互联网金融生发于资本市场的边缘,但依靠紧紧抓住市场需求,以技术为基础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从而赢得了如今让传统金融都眼馋羡慕的市场大份额。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从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政府守住了自己的本位,遵循“先发展后监管”的市场原则,给予市场和市场主体充分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因而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不过,在市场无法自我纠错时,政府权力的强制性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

比如P2P网贷,互联网金融行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急先锋,由于早期发展门槛低,政府监管没有跟上,导致不少不法分子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搞非法集资和诈骗活动。自融、资金池、卷款跑路、破产倒闭等事件不时发生,不仅让相当一部分投资人损失惨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败坏了整个P2P行业的声誉。后来在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呼吁下,国家决定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专项整治行动,而且是14个中央部委联合行动。

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乱象,政府运用公权力这把利剑,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可以帮助市场清除掉假平台和违法分子。特别是在网贷行业,政府一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另一方面出台《网贷管理暂行办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网贷行业的合法身份,同时引导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这些措施,都是“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对“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的有效干预。

在互金整改延期之前,大多数网贷平台都忙于实现资金银行存管,但进度十分缓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15日,全国共有268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仅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12%。如今整改延期一年,让大多数的平台缓了一口,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推进银行存管的同时,更清晰自身行业定位,完成转型与合规。毫无疑问,政府的这一做法值得称许,因为它没有把相当一部分本分的网贷市场主体催逼出局,而是给予其相对充分的时间和余地。

其实,早在2013互联网金融元年“余额宝”横空出世的时候,银行界就惊呼“狼来了”,甚至有人建议政府取缔。所幸的是,金融监管层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而是坚定支持,并在2015年7月出台了原则框架性的政策《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来支持其发展。众所周知,在中国特有的社会体制下,银行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政府是隐性的最大股东,但在应对互联网金融这一问题上,政府没有过多逾越中立的第三方位置,而是恪守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原则,实在难能可贵。

如今,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职能定位和分工也越来越清晰,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互联网金融能够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为亿万小微群体提供最大范围的普惠金融服务。

(编辑:田跃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蓉贝贝

现任小宝金融自媒体运营总监,曾获新概念作文奖,希望能开通专栏,加强各行业精英的交流。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