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大起底:门槛高 额度低
【摘要】大多数银行的消费贷产品门槛较高,且部分银行在利率上的优惠幅度并不算大,贷款额度也比较小。对此,银行人士有“苦”要说,设立高门槛是为了把风险管理工作做在前端。而利率和额度差异则是因个人征信情况不同所致。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大多数银行的消费贷产品门槛较高,且部分银行在利率上的优惠幅度并不算大,贷款额度也比较小。
“无担保、无抵押,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就给你极速放款……”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出台一揽子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逐渐开始意识到消费信贷市场是一块大蛋糕,纷纷推出自家的个人消费贷产品。
但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梳理各家银行消费贷产品时发现,大多数银行的消费贷产品门槛较高,且部分银行在利率上的优惠幅度并不算大,贷款额度也比较小。
对此,银行人士有“苦”要说,设立高门槛是为了把风险管理工作做在前端。而利率和额度差异则是因个人征信情况不同所致。
高门槛把控风险
“无担保、无抵押、极速放款”,低门槛、迅速便捷一直以来都是不少传统银行给自家消费贷产品打上的标记。但事实上,《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咨询官方客服和走访后发现,不少传统银行推出的这种无需抵押和担保的纯信用贷款设有的门槛并不低。
一般来说,这些银行只会针对信用良好、收入稳定的优质客户,有的银行为了防控风险,只针对本行代发工资客户或在本行拥有金融资产的客户。
比如,建设银行的快贷要求贷款对象必须是信用良好的建行个人客户;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只有主动授信的客户才有申请资格消费贷款业务;兴业银行最新推出的“兴闪贷”更是专门建立了“白名单”,将主要客群定位为持有兴业银行借记卡的存量“白名单”客户;中国银行除了针对受邀客户的中银e贷业务外,虽然也可以操作普通用户的信用贷款业务,但其准入门槛相对更高,本地有房是准入门槛之一,且额度相对较低。
除了对贷款对象的限制,有些银行则对消费用途、消费范围也有明确的限制。
比如,建行的快e贷只能在国内电商网站购物,用网银支付中的“贷款账号支付”,可用快贷签约的借记卡在商户POS刷卡消费。而工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渣打银行均要求贷款不得进入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及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房地产市场,不得用于民间借贷,不得用于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得经营的事项。
对于银行的这些做法,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只是相当于银行把风险管理工作做在了前端,既有助于提高放款效率,更有助于银行有效把控风险。
“我们设定多维度筛选条件,根据存量‘白名单’客户的资产、信用记录、履约能力、已有抵押物状态等综合信息预审批、预授信,并主动挖掘客户的产品使用意向,实现批量作业,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放款效率,也储备了相当规模的客户资源,更是有效把控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兴业银行零售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严学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与多数银行的现有网络贷款产品‘仅对部分高端优质客户开放’相比,我们目前的消费贷产品客户群体已经更加广泛,更具普惠性质。”
额度和利率因人而异
除了门槛略高,有消费者反映,银行消费贷的贷款利率较高,最终到手的贷款额度和申请的授信额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怎么回事呢?
“银行消费贷产品的贷款利率大多都是浮动的,具体利率要视你的征信情况而定。”一位股份制银行贷款部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个人征信情况会影响到最终的贷款利率。
事实上,相较而言,银行给出的利率并不算很高。上述贷款部人士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该银行某款消费贷产品年利率为5%至5.7%,但换算成月利率最高也就1.25%左右,而同类的某些互联网贷款产品的月利率一般可以达到1.8%,甚至2%。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各银行不同产品种类繁多,门槛各异。但整体来说,相较备受诟病、丑闻频发的网贷或小贷公司信用贷的高利息,银行更具专业性、利息虽有浮动但也相对合理。
至于申请额度与最终发放额度之间的差异,上述贷款部人士解释称,“确实大部分人审批下来的额度都不能达到最大额度。这主要还是由于征信情况核查结果的差异。”
另外,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各大银行消费贷授信额度的差异也较大,大多数银行的最高授信金额为30万元,只有少数消费贷最大申请额度达到了100万元,而最高的是某银行官网上推出的一种产品,其最高授信额度有200万元。
线上消费贷仍为辅助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消费信贷市场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
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度调查显示,在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重点的调查中,个人消费贷款连续四年成为个人金融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选择此项的银行家占比由2015年的68.7%上升至71.9%。其中,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由各家银行自主设计产品,满足教育、差旅、装修、购物等全方位金融需求,因而成为目前各大银行重点推行的业务。
而在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现在,以科技为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为客户提供叫好又叫座的线上消费信贷产品,也成为部分传统银行加快零售业务转型布局的突破口。
有业内人士提出,虽然目前传统银行的线上消费贷产品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相较备受诟病、丑闻频发的网贷或小贷公司信用贷的高利息,银行的消费贷产品还是更具专业性。
但国家中小银行研究基地研究员游春表示,目前真正将线上消费贷做好,并将其打造成零售业务转型利器的银行只有少数,大多数线上消费贷产品对那些传统银行来说更多是一种补充。
兴业银行零售部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目前来看,传统银行的线上消费贷产品大多起着辅助性作用,各个产品互相之间还算不上竞争关系。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多大数据将会被收集,届时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一位消费贷产品负责人对记者说。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白着呢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情报 | 网易知识公路宣布停止运营;广汽三菱停产裁员;京东推出言犀大模型
- 情报 | 恒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7月31日;文心一言云服务3月27日上线;硅谷银行或将被拆分出售
- 情报 | 字节跳动与摩根大通合作将进军支付领域;粉笔港股上市发售价每股9.9港元;恒驰5将推送首次OTA更新
- 情报 | 诺基亚在多市场起诉OPPO侵权;Apple Music将登陆Windows;特斯拉移除USS
- 情报 | 恒大财富调整兑付方案;宝沃汽车正式宣告破产;花房集团预计12月12日上市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蔚来整车工厂生产暂停
- 情报 | 消息称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预售;网曝小鹏汽车大规模毁约应届生;广汽本田遭千名业主集体投诉
- 情报 | 腾讯回应出售美团股权传闻;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获监管批复;恒大物业和中国恒大遭香港财汇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