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争抢中间业务 信用卡柜面取现金额三级跳
【摘要】从去年开始,信用卡透支取现的额度就开始进入调整阶段。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新规,通过ATM透支取现执行1万元规定,而通过柜面透支取现则步入银行自主制定限额的阶段。银行纷纷提高信用卡柜面取现额度,一方面因为监管放开,更重要的是,银行瞄上了中间业务收入这块肥肉。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从去年开始,信用卡透支取现的额度就开始进入调整阶段。
从去年开始,信用卡透支取现的额度开始进入调整阶段,而柜面渠道透支取现金额度更是历经三级跳。目前,银行通过ATM透支取现普遍执行1万元标准,通过柜面透支取现则步入自主制定限额的阶段。而为争抢信用卡透支取现业务,银行也纷纷行动,上调柜面透支取现额度。
多家银行上调柜面透支取现限额
近日,建设银行发出公告称,从今年6月5日起,该行信用卡境内柜面渠道每卡每日透支取现限额由1万元提升至2万元。同时,龙卡信用卡柜面渠道每卡每日现金转出限额由5000元提升至2万元,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渠道每卡每日现金转出限额由5000元提升至1万元。
中信银行客服表示,今年1月初,中信信用卡境内每卡ATM单日取现限额由2万元降至1万元;在今年1月中旬,柜面单日取现限额调整为10万元,单笔取现上限为人民币5000元,单日取现总笔数上限为20笔。
从信用卡透支取现的不同渠道来看,目前,各家银行通过ATM自助柜员机进行信用卡透支取现的每日限额均为1万元。而通过柜面进行透支取现,各家银行则有所不同。目前,不少银行柜面渠道也执行1万元的透支取现额度,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
民生银行依据不同卡种执行不同的限额管理。在柜面渠道透支取现,普卡日累计限额为5000元、金卡及白金卡限额为2万元,钻石卡及无限卡限额为5万元。
此外,也有不少银行不设置具体的额度。农业银行客服人员介绍,该行信用卡预借现金(透支)额度采用客户级可用取现额度(客户级额度的50%)和卡片级可用取现额度双重控制方式,不高于两者取小值,通过柜面办理现金提取业务、通过各类渠道办理现金转账业务,每卡每日累计金额以当前预借现金额度为限。
平安银行在透支取现额度包含在信用卡的总信用额度内,其额度将根据客户用卡情况设定,一般累计不超过信用额度的50%,境内柜台取现每卡每日累计不超过卡片可取现额度。
透支取现额度历经三级跳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信用卡透支取现的额度就开始进入调整阶段。
去年3月,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即日起对龙卡信用卡境内每卡每日透支取现限额由2000元提升至5000元,在此之前,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每卡每日透支取现额度为2000元。去年7月,建设银行再次上调龙卡信用卡透支取现限额,由5000元提升至1万元。此时,大部分银行仍执行2000元或5000元的每日信用卡取现额度水平。
而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新规,信用卡持卡人通过ATM办理预借现金提取业务的每卡每日累计限额由2000元提高至1万元,持卡人通过柜面办理现金提取业务每卡每日限额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至此,通过ATM透支取现执行1万元规定,而通过柜面透支取现则步入银行自主制定限额的阶段。
银行盯上中间业务收入
专家指出,银行纷纷提高信用卡柜面取现额度,一方面因为监管放开,更重要的是,银行瞄上了中间业务收入这块肥肉。
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下,推动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成为银行获利的一个重要抓手。事实上,用户正常使用银行信用卡,银行获得利润实际非常微薄,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实是分期手续费、延期还款利息、现金预借等。其中,银行可以通过信用卡预借现金获得较高的利润,比起延期和分期还款,预借现金收取的费用项更多,包括手续费和利息。
信用卡透支取现与消费不同,信用卡刷卡消费一般都有免息期,而针对信用卡透支取现,银行要收取利息和手续费,取现成本要远远高于刷卡成本。从利息来看,银行信用卡透支取现一般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所用款项部分从银行记账日起至实际还款日止的透支利息,按月计收复利。
在手续费上,各家银行有所不同,交通银行境内透支取现的手续费为每笔预借现金金额的1%,最低收费每笔10元。内地用广发信用卡透支提现,手续费按提现本金的2.5%收取,最低收费10元。
分析人士提醒,从成本角度考虑,信用卡透支取现提额对用户来讲并非是件好事,用户需理性消费、及时还款,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北京商报

白着呢



- 情报 | 国产特斯拉已开始在泰国交付;蔚来手机预计很快上市;小米距离拿到造车资质还差很远
- 情报 | B站被爆年底裁员;中公教育现2.92亿元折价大宗交易;中国银行元宇宙支付专利公布
- 情报 | 蔚来手机即将上市;Model 3改款有望在半月内上市;比亚迪汽车鼓励举报腐败行为
- 情报 | 小红书福利社店铺宣布将停售;启明创投回应“信息套取”;2024款小鹏G9定档9月19日上市
- 情报 | 宁德时代募资450亿一半买理财;名创优品港交所二次上市通过聆讯;小鹏汽车遭摩根大通减持3.65亿港元
- 情报 | 新东方旗下Okay智慧教育被曝裁员;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17家;全球近半数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 光年速递 | 软件制造商Covariant收到亚马逊收购意向;英特尔财报“爆雷”,将裁员1.5万人...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情报 | 积木盒子董事长董骏被警方带走;猪八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发布新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 情报 | 苹果今明两年有望取代三星;OpenAI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林肯汽车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跨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