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转公”大潮背后:私募募资实在太难
【摘要】《金证券》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已经有约40家私募正在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算上有意向的则更多。曾经,公募人士以“公转私”为荣,而今却纷纷寻求“私转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截至目前已经有约40家私募正在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算上有意向的则更多。曾经,公募人士以“公转私”为荣,而今却纷纷寻求“私转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近日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博道投资”)获批公募基金业务牌照,让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私转公”上。
《金证券》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已经有约40家私募正在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算上有意向的则更多。曾经,公募人士以“公转私”为荣,而今却纷纷寻求“私转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
又回到了公募
博道投资获批公募基金业务牌照的背景有些戏剧性。
它的掌舵人莫泰山是证券领域的老兵——从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处长一职下来后,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履职了5年。
2010年9月他从交银施罗德离职,转型私募,加入裘国根的重阳投资。
当时,他的“公转私”行为,被称为是公募基金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人物、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转会。
2013年5月,莫泰山从重阳投资离开,创建了博道投资。
仅仅在博道投资成立3年后,即2016年5月,莫泰山即着手公司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牌照事宜。
兜兜转转,莫泰山最终又回到公募行业。
已成行业趋势
博道投资不是第一家成功获得公募基金业务牌照的私募,此前鹏扬和凯石已经完成了“私转公”。
《金证券》记者调查后发现,截至目前,约有40家私募正在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牌照,而有类似计划的私募更多。如果说去年仅仅是朱雀、星石这样的大私募公开放言要做公募业务,那今年可以说是全行业掀起了一片“私转公”浪潮。
北京方面一位接近证监会的券商人士将这种变化归结于“政策的鼓励”。他称,目前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牌照的流程较此前方便很多,除了私募,还有其他产业系资金前来申请,总体热情度都比较高。
查阅公开信息可以看到,2016年7月15日,证监会在《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框架下,调整了基金公司设立审批程序,即由现行的申请人先组建公司、证监会实施现场检查后再批准设立,改为证监会先批准筹建、申请人组建公司并通过证监会现场检查后再开业。这一审批程序的调整,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申请设立基金公司的成本,择优批准基金公司设立。
背后的原因
采访中,上海知名私募负责人解释了“为啥大家都急着申请私募”。该人士直言:私募现在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就是募资难。
他透露,一是由于行情不好;二是由于高净值客户越来越成熟理性,不会再盲目将钱交给私募,只有优秀和稳定的私募才能得到客户青睐;三是私募压力大,超辛苦,专业人士近一年流失明显,团队服务能力大不如前。
“这些原因让私募在募资上压力越来越大,我曾听说行业中有一位去年从券商跳出来做私募的牛人,到现在一只产品都没发。”上述人士补充。
《金证券》记者也采访了两位供职私募正在申请公募基金业务牌照的投资人士,他们对转做公募业务的第一评价即是“提高资金量”。
此外,他们表示,公募产品线丰富,政策多,在客户心中安全边际也大,容易控制风险,做大做强。
(编辑:田跃清)
来源: 金陵晚报

小猪
互金大咖 财经媒体 关注网贷、支付、创投的自媒体。



- 光年速递 | 苹果不会在iOS 18发布时同步推出AI功能;英伟达发布软件和服务,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快速普及...
- 情报 | 茅台市值超过腾讯位列第一;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字节跳动裁撤派对岛项目团队
- 情报 | 字节跳动寻求以50亿美元出售沐瞳科技;小米在汽车研发投入超70亿;电视家发公告称绝对不跑路
- 情报 | 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出炉;易趣网宣布将于8月12日关闭;开课吧被强制执行106万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
- 情报 | 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今日共627只港股被沽空;港交所恢复上市敲锣仪式
- 情报 | 极氪寻求在美 IPO;百度、网易等七家公司将从纳斯达克100指数中移除;花房集团登陆港交所
- 情报 | 腾讯大股东否认中信收购腾讯股份;Meta已退出全球20大公司行列;台积电被曝大砍供应链订单
- 情报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商汤收缩智慧城市事业群;腾讯音乐将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海波被带走;恒大新能源汽车被强执1.2亿;交个朋友回应锤子科技经营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