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回购潮起 背后原因各异
【摘要】增维护股价进行股票增持、回购外,进行增持和回购还有其他诸多目的。股权质押迫使上市公司进行股票的增持和回购成为一大原因。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市场多认为增持、回购股票多表达出上市公司对自身未来股价的看好。
2年前的夏季A股从5178.19点一路狂跌,上市公司纷纷表示要进行增持。今年自4月以来股市也呈现一路下跌的态势,部分小盘股跌破股灾时的最低位,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潮又起。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5月共有248家上市公司表示进行股票增持,有107家上市公司表示要进行股票回购。市场多认为增持、回购股票多表达出上市公司对自身未来股价的看好。但除此之外、抄底投资、因股权质押跌破预警线而被迫增持、择机回购股票进行股权激励均是上市公司进行增持、回购的几大动力。
维稳抄底成主因
自4月14日以来股市一路狂跌。“ 现在市场多认为股市已经接近底部了。部分创业板公司在前两日已经跌破股灾时的股价,同时市场并没有新的增量资金入市。”某私募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这位私募人士看来,稳定股价、在底部进行抄底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增持、回购的主要原因。
结合wind数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5月24日,5月共有24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增持公告。4月共有138家发布增持公告,3月119家发布增持公告;2月有122家发布增持公告。
就在近日,上市公司进入密集的增持期。5月22日有17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5月23日有43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5月24日有48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从增持结构上看,由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等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的占绝大多数,由公司高管增持的公司占相对少数。
与增持相比,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相对较少。第一财经记者统计,5月 10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票回购。4月共有15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票回购。3月共有9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与增持热潮相同,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数量也在近日逐步增多。5月22日、23日、24日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分别为2家、5家和9家。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增持的资金多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自有资金,但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多以杠杆的形式进行增资。以华闻传媒(000793.SZ)为例,该公司在近期的增持公告中表示,国广资产委托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成立“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景诚嘉佑十八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上述资金信托计划中优先委托人的认购资金与劣后委托人的认购资金比例为2:1,国广资产为劣后委托人,其所认购资金为自筹资金。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票。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以杠杆的形式增资,控股股东的自有资金一般为劣后资金,股市上涨便能放大收益,股市下跌也放大风险。这说明公司对未来的股价走势比较看好。
股权质押迫使增持
增维护股价进行股票增持、回购外,进行增持和回购还有其他诸多目的。股权质押迫使上市公司进行股票的增持和回购也成为一大原因。
作为常规的融资手段,股权质押经常被上市公司大股东使用,以换取质押股份市值30%至50%的融资。国金证券指出,上市公司股权平均质押比例(质押股权数占A股总股本比重)为14.05%。其中,质押比例在0-10%的公司最多,达1653家,占比52%。
近期部分股票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引发部分股权质押触及预警线,个股“闪崩”情况在今年频繁出现。有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自2月以来向客户发通知函、处理股权质押的股票价格跌破预警线、平仓线等预警事务,这几乎已经他们每日工作的常态。增持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应对这类情况的策略之一。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增持的上市公司中,5月250家增持的上市公司中,约有95家发布了股权质押公告。4月140家增持的上市公司中,有4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质押公告。3月份共3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90份股权质押公告。
股权激励诱发股票回购
近期市场调整剧烈,不少公司股价都出现大幅下滑的迹象,这个时候推股权激励自然更加有利于上市公司。伴随股权激励而来的即是股票的回购。
股权激励是一个长期工程,往往需要择时实施。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从长期来看,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26日共有31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公告,4月在这3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企业发布了股票回购公告、5月有26家企业发布了股票回购的方案。
从短期来看近期有股权激励意向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多。截至5月25日,5月发布股权激励预案公告、股权激励方案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有61家;4月则达到42家,3月仅为26家、2月仅有19家。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发布了股权激励预案后,立刻发布股票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有4家,分别是正邦科技(002157.Z)、九州通(600998.SH)、安洁科技(002635.SZ)和海南瑞泽(002596.SZ)。
(编辑:杨少康)
来源: 第一财经APP

苏言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蔚来手机即将上市;Model 3改款有望在半月内上市;比亚迪汽车鼓励举报腐败行为
- 情报 | 广汽菲克将申请正式破产;福特电马紧随特斯拉降价;极氪汽车回应将被分拆并独立上市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
- 光年速递 | 华为起诉联发科专利侵权;美团推出“省钱版”;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破11万辆...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蔚来手机终于来了?车车科技完成SPAC上市;中国恒大回应恒大财富事件
- 情报 | 中国恒大香港清盘聆讯再延期;蔚来正式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广汽本田回应「裁员900人」
- 情报 | 抖音否认进军基金销售领域;新东方文旅公司正式成立;胡润发布元宇宙潜力企业榜
- 情报 | 三家支付机构涉及反洗钱被罚;轻松到家宣布资金链断裂;抖音将关闭“圈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