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管价格一年涨5倍 另一边忙着“撬墙角”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一个中小型平台一年至少要花费掉上百万的存管费用,如果是年成交量几十亿的大型平台,那么年花费存管费用便可能高达500、600万。

  苏言  ·  2017-05-18 21:20
银行存管价格一年涨5倍 另一边忙着“撬墙角” - 金评媒
来源: 茜说金语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距离“大限”仅剩3个月之际,P2P存管之路仍“任重道远”。

“我们在续签存管的前一周,突然被银行告知涨价了,直接涨了5倍。”某中型网贷平台相关负责人忍不住向记者抱怨道。距离网贷行业完成存管“大限”仅剩下3个多月的时候,一方面是各大银行争先恐后加入“存管大军”中,或忙着“撬墙角”,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的存管价格却又趁机“水涨船高”。一场网贷平台与银行之间的角力正悄然拉开。

存管费用一年涨了5倍

“我们上线这家股份制银行的存管已经上了一年了,最近眼看到期了就想着续签,没想到涨得这么狠,真的有点被吓到了。”据上述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该银行的存管年费一年仅20万,此番续签已经直接涨到100万一年了。而涨价的理由据称主要有两点: “一是随着上述平台的体量不断增大,银行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 二是目前整个行业内的存管价格都不太便宜”。

据了解,目前行业内,银行存管普遍的费用主要包括:系统接入费(年费)、系统运营服务费、充值和提现费用等。此外,部分银行还会对P2P平台要求存有一定的风险保证金或备用金。上述涨了5倍的便是年费,而在交易费用方面,该行5万元以下免费,5万元以上手续费为5元/笔。除此之外,该银行还需要按平台的代收2%计提存入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金,即假设某平台的代收为5亿,那么便需要交1000万的风险保证金。

这样算下来,即使除去一次性技术对接的费用,一个中小型平台一年至少要花费掉上百万的存管费用,如果是年成交量几十亿的大型平台,那么年花费存管费用便可能高达500、600万。

资质越好的平台“议价权”越高

而且,这个看似“天价”的费用并非孤例,正如该银行所言“整个行业内的存管价格都不太便宜”,大的银行收取的存管费用甚至更高,对于平台的资质要求也更高,如刚杀入“存管大军”的建行广东省分行。据接近建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存管费用单纯按照平台代收千分之二~千分之五来收取,没有其他额外费用。即假设是一个代收8亿的中型平台,按照千分之二来算, 一年下来存管费用便是160万。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尽管存管费用不低,但同一个银行面对不同平台,收取的存管费用也是不同的,资质较好、行业口碑美誉度高的大平台显然议价权更高,价格也相对更低,还会设置封顶。

“比如某银行今年接新平台的年费是100万起的,但据说有一家国资平台过来谈的时候,就直接定的80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又如上述建行的费用,一般的中大型平台是不可能拿到千分之二的费率。

而这些,都只是明面上的成本,对于P2P平台来说,还有隐性成本,如系统对接开发周期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存管系统体验造成用户流失成本、重新培养用户操作习惯及用户迁移的成本等。

部分银行忙着“撬墙角”

这边有银行忙着“涨价”,另一边却有银行忙着“撬墙角”。

自从监管明确了银行存管“免责”的权利后,激起了银行对存管的热情。先是有一大波从不愿为P2P平台抛出“橄榄枝”的银行争先加入“存管大军”争夺优质平台,如建行广东省分行、平安银行(8.77 -0.79%,买入)、新网银行等。

随后,部分银行还动了“撬墙角”的心思。上述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最近也有多家银行过来问他们愿不愿意“换存管”,尤以新近加入“存管大军”的银行最为热情。另外多家已上线银行存管平台也向记者确认了有类似事情的发生。

这些前来“撬墙角”的银行均以各自的优势为诱惑,大多以技术优势为主,有的则是合规的账户模式,有的是服务,有的则是低价的费用。

不过有意思的是,记者还注意到,一般行业内声誉较好的平台,会更受到中小银行青睐,而大银行却比较喜欢“撬”中小型平台的“墙角”。“这是为了达到互相背书的作用。中小型银行自然更以接入大平台为豪,中小型平台自然也更以接入大银行为傲。”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良性退出或为部分平台“最好归宿”

“ ‘天价存管’折射出来的是中小平台吃不消‘合规成本’这一事实。”新联在线COO陈智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但他同时也认为,“行业需要健康发展,必然就要经历这种阵痛。银行存管费用标准、准入门槛均取决于存管行自身的业务策略、技术水平、人力成本方面的综合考量,银行在选择合作平台,也是一次‘风险定价’。因此,无论定价如何,都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

“对于上述一年年费涨价5倍的平台,其实也只是市场调价的正常表现而已。20万年费确实比目前大多数银行还要低,何况它还是一家股份制银行。”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也指出。

“虽然与优质的P2P平台合作,对银行来无疑是一座‘金矿’。但另一方面,对银行来说,资金存管业务的收入贡献率在其已有业务中并不算高,银行也需要评估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可能带来的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可能出于这些方面的考量,一些银行对资金存管业务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利用市场化的手段筛选合作客户,也是他们推行业务的一种方式。”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还表示。“目前总体来看,银行与平台的存管合作,处于强者恒强、弱者则被淘汰的局面。”

陈智诚进一步指出,对于中小平台来说,银行存管应该被视为一次“自下而上”的挑战,是一场“通过更好的运营策略、发展模式”来“赢取”口碑的挑战,也是一次“优胜略汰”的生存挑战。竞争本身就是残酷的,而“良币驱逐劣币”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如果连银行存管这道门槛都无法跨过,良性退出或者转型或许是一些中小平台目前最好的结局。

P2P存管之路仍“任重道远”

无论行业如何“闹腾”。值得注意的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5月17日,共有396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其中有209家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总数量的9.44%,即还不足一成。

距离“大限”仅剩3个月之际,P2P存管之路仍“任重道远”。

(编辑:杨少康)


来源: 茜说金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苏言

金评媒责任编辑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