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透露出三大信号
【摘要】近两年兴起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是金融圈的热词,它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既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变革和发展,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审时度势,决定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是对金融科技的肯定和关注,从国家高度制定金融科技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规划,可以有效防范和处理金融风险,促进整个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宣布已于近日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方面表示,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引。
此外,将进一步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真融宝创始人兼董事长吴雅楠认为,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透露出三个信号:
其一、数字货币化成为全球趋势。其实,自2014年开始,央行就已开始深耕数字货币领域,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召开研讨会、筹备数字货币研究所等。
此次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代表数字货币成为未来的主导方向,也预示着金融更加拥抱科技。
其二、创新监管模式。近几年,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推出“监管沙箱”,为金融科技、新金融等新兴业态提供“监管实验区”,适当放松参与实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约束,激发创新活力。
央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委员会,是顺应全球各国央行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趋势,进行监管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三、监管科技化趋势明显。现在业务与科技融合,监管也要与科技融合。与金融科技并行,央行将科技纳入监管手段,同时监管与科技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
吴雅楠说,中国金融科技已经走在全球前列,金融科技委员会的成立,是监管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金融、科技、监管三者协调发展,才行形成良性关系,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吴雅楠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从“机构式”监管到“功能式”监管的转变。
目前,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的各个业态,不宜采取过去分业监管的模式,科技已经打破了各个金融业态的藩篱。
监管科技化有利于厘清新金融边界,创造顺畅的沟通环境。对于金融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智能化、科技化的监管更易于认清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这一委员会的成立,促使行业内形成共同语言,行业内各方能够在共同的语境、共同的理念下进行良性沟通。与此同时,监管能够更好地适应创新,金融、科技、监管三者发展也更加协调高效。

秦楠楠
金评媒记者



- 光年速递 | 谷歌DeepMind推出2B参数Gemma 2模型;Neura展示人形机器人4NE-1...
- 光年速递 | 去哪儿实行混合办公;铁路12306硬刚飞猪;快狗打车下调天津抽佣率至10%...
- 光年速递 | 扎克伯格看好智能眼镜;OpenAI向部分用户开放GPT-4o语音模式...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世纪佳缘多位“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字节上线“头条号外”App;TikTok收缩全球业务
- 情报 | 阿里迎来史上最大调整;货拉拉于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新款Model S/X开启中国市场交付
- 情报 | 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豆神教育收关注函;全球15家数字支付公司中支付宝居首位
- 情报 | 恒大汽车公告称或有停产风险;中公教育回应考不过全额退款分十期;法拉第未来宣布FF 91将于3月30日开始生产
- 情报 | 腾讯市值重回世界前十;小米汽车实车曝光;天府可乐因破产传闻销量暴增
- 情报 | 苹果AR眼镜或将推迟上市;币安将收购竞争对手FTX;美国科技公司10月裁员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