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大坑:高校45学生被同学骗网贷50多万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日前,位于天河区珠吉路的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名学生向南都反映,自己遭遇一名同学的欺诈。学生称,同学林某以帮忙“刷单”为由指导他们注册了多个网贷APP的账户并贷了款,所贷的款项后全数打回给林某的支付宝账户。

  大脸妹  ·  2017-05-09 19:40
“刷单”大坑:高校45学生被同学骗网贷50多万 - 金评媒
来源: 南方都市报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同学以帮忙“刷单”为由引诱贷款,所贷的款项后全数打回给同学的支付宝账户。

以帮忙“刷单”为由,答应每单给予50元酬金,针对学生进行骗贷。日前,位于天河区珠吉路的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名学生向南都反映,自己遭遇一名同学的欺诈。学生称,同学林某以帮忙“刷单”为由指导他们注册了多个网贷APP的账户并贷了款,所贷的款项后全数打回给林某的支付宝账户。据学校方面统计,此次牵涉的学生共45名,涉案金额达50万元,而林某则至今仍未返校,不知所踪。目前,反映被骗的学生已报警,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学生小聪(化名)出示的手机界面显示,他在某款app上“被贷”了6000元。

刚入学不久他就盯上了周围同学

据了解,林某是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学生,就读于该校信息系。多名被骗的学生反映,林某入学后不久就将目标盯准了朋友圈,在校内以“帮忙刷业绩”为由进行骗贷。

小聪(化名)与林某同系但不同班,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被林某分三次骗贷了10600元。小聪回忆称,去年10月份,刚开学不久,他去朋友的宿舍串门聊天。当时,刚好林某正在怂恿小聪的朋友帮忙注册一款网贷APP账户,“林某自称自己是在一家公司兼职,每个月需要做够一定的单数,不然会被扣钱。

然而,小聪的朋友没带身份证,无法申贷。林某见到小聪,就动起了他的心思。小聪敌不过林某的百般恳求,“既然帮到同学,自己又不亏,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小聪在林某的指导下,下载了一个“爱某米”手机APP,并注册了账户。小聪回忆称,林某当时要求他填写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父母和朋友的电话在内。

“填完信息后,林某又要求拍下身份证和银行卡的正反面照、手持身份证自拍照,这些照片随后就被上传到APP。”小聪回忆称,如此操作后,他被要求开视频,并对着APP上一段文字口念:“确定是本人操作……愿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最后,小聪按照指示在手机上签了电子签名。

其间,林某不时将小聪的手机拿去摆弄。小聪称,当时自己不知道,林某已经通过这个网贷平台申请了一笔6000元的贷款。小聪回忆,完成手机操作后,他还接到过一个电话,主要是核实个人信息,而他按照林某的要求一一作了回答。

小聪(化名)出示的支付宝转账记录显示,他在app贷款后,将6000元转给了林某。南都记者陈杰生摄

“操作时不知道在贷款,还以为只是刷业绩”

申贷后,小聪的银行卡收到一笔6000元的钱。“林某说,他们公司会给我的银行卡打一笔钱(即打入小聪银行卡的6000元),这钱要回去拿给公司的财务,才能完成销户。他威胁我说,不这样做的话,原本是6000元,就会变成8000元,即要向这个APP平台还8000元。”小聪称,这笔钱还没在口袋里捂热,林某就急忙要求他将钱通过支付宝打回给他。

小聪称,听到林某这么说,他唯恐不及,只能照办。事后,在林某的要求下,小聪还删了“爱某米”APP,以为成功帮到了同学,“此事已经了了”。

小聪称,之后的一个月,林某又以同样的手法让他通过另外两个网贷APP“分某乐”和“优某期”分别贷了3600元和1000元。

“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网贷APP,当时操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在贷款,以为是在帮林某刷业绩。”

直到一段时间后,小聪的手机突然收到催款信息称他逾期未还款,他才知道,此前林某系利用他的信任贷了款,并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为了赚50元“刷单钱”背了2万元的债

被骗的学生小东告诉记者,自己此前系被林某以“刷业绩有酬劳”为由骗贷。小东称,林某让他分别在“分某乐”“爱某米”“名某贷”三个APP上贷了2万余元,其中包括购买了一台苹果7plus,花了5600元。

“钱和手机都被林某拿去了。”小东说,自己从林某得到的酬劳,仅仅只有50元。

据多名学生称,为了骗取更多的贷款,林某不断扩散交际网络,往往通过同乡会或宿舍之间串门的方式,认识更多的人。多名学生称,林某还曾在微信上发朋友圈请求朋友帮他“刷单”,林某有时会给予每单50元的报酬。

据学生方面统计,被林某骗贷的同学中,一般金额在1万元以上,多的有四五万元。多名学生证实,有了钱后,家境并不太宽裕的林某在生活上大手大脚,经常出入高端酒吧场所消费,还曾带自己的女朋友到厦门旅游,“甚至有听说,林某还曾赌过球”。

4月21日,在学校的一办公室,林某的家长与反映被骗的家长在会谈。南都记者陈杰生摄

涉欺诈学生不知所踪家长自称也找不到他

等学生意识被骗贷后,林某却不知所踪。小聪称,发现催款信息后,他就联系林某,一开始林某回复“公司会处理的”,后来再找,就再也联系不上。寒假后,学校的学生都已返校,林某却再也没见回来上学。

事后,多名学生上报给学校。在学校指导下,学生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虽然已经报案,但是现在每个月,学生仍会收到催款信息,为此忧心忡忡。有被骗学生的家长告诉南都记者,“这笔钱对我们家庭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眼下这事没有解决,孩子实在没有心情读书。”

因为林某遍寻不着,学生设法联系上了林某的父亲。4月21日,受骗的学生及其家长约定林某的父亲在学校的一个会议室协商。现场,林父自称,目前自己也不知道儿子在哪,“我比谁都着急”。林父称,儿子自从春节回过一次家,就再也联系不上。

“我是在去年年底,有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什么网贷的,才知道出了事。”林父表示,自己根本没听说过林某加入过什么公司,“他以前在我们老家普宁读书,很规矩。来这里读书,才读了数个月,就出了这个大事”。

在一众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下,林父当场拨打了林某的电话,结果显示为关机。

学校:45名学生被骗,涉案金额50多万元

学校的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向南都记者称,根据学校统计,学校共有45个学生被林某骗取贷款,涉案金额为50万元左右。“我们是在3月份新学期开学后,才有学生把这个事情反映给辅导员,辅导员马上报给保卫处、学生处和学校领导,之后学校第一时间带学生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当地派出所马上立案侦查。”

王先生称,通过公安机关的调查,学校才知道第一起骗贷发生在去年9月份,但是学校到今年3月份才收到有学生反映此事。“学校一直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网络安全预防,但是,学生的手机和电脑,学校根本不可能管控到。”王先生称,目前学校一直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案件也已经移交变为刑事案件。

王先生称,4月21日当天,已是林某的家长来学校第五次与受害学生会谈。“学生独自建了一个维权群,独自联系家长,这次会谈也是临时安排,派出所民警,系主任和辅导员都在场。”王先生称,不过就目前来看,双方并没有协商结果。

据王先生介绍,林某2017年新学期并没有交学费和前来学校报到,学校在接到学生反映情况前,已经通知家长准备将林某开除。王先生称,在今年2月底,老师仍能联系到林某,“QQ留言,他有回复。老师问他开学怎么没过来?他说,这个学期可能不来了。”

律师:林某构成骗取贷款罪

记者浏览新闻发现,各地均有这类“刷单贷”的骗局,不法分子多数针对的是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以“刷单兼职”可返佣金诱骗,完成贷款后即失联。

对这种行为,广东伯方律师事务所的朱光辉律师分析称,林某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根据《刑法》,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朱律师认为,如果学生确实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下合同,那么,贷款合同可认为无效,学生不需承担还款责任,而与贷款公司一起成为被害人。“贷款机构审核资料也存在过错,也需要承担一部分损失。”

朱律师提醒,以自己的名义去实施的行为,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学生在他人借用自己的名义(身份证一类信息)时,无论有无获利,均要慎之又慎。

延伸:校园贷已从平台借贷转向个人借贷

记者梳理发现,自“校园贷”成为社会热词后,相关的规范文件陆续出台。

去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就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到,高校多部门、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各银监局等部门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

时隔一年后,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而除此之外,部分地方的行业组织也对发布了行业规范文件。如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就均发布了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相关文件。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去年教育部和银监会发文后,网贷平台就基本上退出了“校园贷”业务。“现在,但凡规范一点的机构已经不再从事校园贷,政策管得严,大家都不想惹这个麻烦,因为一般机构总是希望拿到牌照,引进风投,甚至未来要上市。”

方颂称,地方行业协会发的文件主要是协会成员内受约束,“我们的协会发文后,我们会员单位原来有一家做校园贷,后来也退出来了”。不过,方颂坦言,广州互金协会在广州只吸收了三分之一的机构,约束力有限。但是,他希望,借助于一波接一波的舆论声势,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校园贷的问题,从而让校园贷的生存空间持续压缩。

方颂表示,目前比较好一点的贷款机构都要求贷款要场景化,而校园贷和现金贷则均是无场景化的贷款,“只要填完资料就马上给钱,逾期率非常高,通过高利贷和暴力催收来控制风险和盈利,这种模式本身就有问题”。

“虽然正规机构在校园贷中退出来了,但还是会有些小机构做校园贷,想着赚点钱。”方颂称,现下的趋势是,个人行为越来越多,“数人结伙,通过QQ或微信,或者是,通过某款P2P借贷平台,个人借贷”。

方颂称,某款P2P借贷平台因为“谁都可以在上面借贷”,被没有能力去运作网站的不法分子利用来实现资金的会话,促成线上借贷合同的成立。对此,方颂建议,其实,平台应该通过设立门槛,比如对借贷人设立22岁的门槛,“这在技术上也是容易实现的”。

(编辑:陈晶)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大脸妹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