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防止金融腐败重在管住“关键权力”
【摘要】据新华社评论,证监会近日对前发审委员冯小树违法买卖股票罚没4.99亿元,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受到各方关注。作为曾经担任要职的监管干部,冯小树监守自盗、知法犯法的行为犹如警钟,严防金融腐败必须管住“关键权力”。

据新华社评论,证监会近日对前发审委员冯小树违法买卖股票罚没4.99亿元,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受到各方关注。作为曾经担任要职的监管干部,冯小树监守自盗、知法犯法的行为犹如警钟,严防金融腐败必须管住“关键权力”。
金融腐败一直被视为高“技术含量”的腐败,“冯小树们”精通监管规则,熟悉金融市场的专业操作,因此这类腐败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监管难度大,对国家金融安全造成的危害也大。
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的严厉打击银行违规授信、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等要求,正是此中要义。
防止金融腐败,特别要强化对重要权力部门、关键环节和敏感岗位的监督制约。金融领域是利益、权力相对集中的“高地”,掌握企业IPO生杀大权的股票发审部门更是如此。虽然证监会对发审委委员的监管有回避机制,但冯小树案暴露出这种回避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落实。
另外,冯小树以他人名义受让相关拟上市公司股权,持有并交易了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这种在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突击入股,待股票上市后高价卖出的行为,历来属于证券法关于禁止从业人员参与股票交易的规范范畴。然而,这起案件之所以得到查处,是源于中央第七巡视组对证监会开展专项巡视移交的相关线索。由此可见,对于身处核心部门的“冯小树们”还是缺少有效监督,制度上的漏洞为其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
防止金融腐败,一方面要用制度的卡尺对权力进行约束,筑起权力“防火墙”,拔除监守自盗、内外勾结的“病根”,另一方面还要加大问责力度,强化机构问责、监管问责和对监管者问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冯小树”。
来源: 第一财经

陈晶
金评媒责任编辑



- 情报 | 小米自研芯片将在今明两年亮相;阿里云「通义千问」已完成备案工作;特斯拉新款Model3或9月1日上市
- 情报 | 每日优鲜签署两份融资协议;爱奇艺旗下VR公司业务陷入停滞;蔚来手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交付
- 光年速递 | Nature新发现:AI投喂AI就像近亲繁殖;OpenAI测试新AI搜索功能SearchGPT...
- 情报 | 申通回应抖音收购传闻;亚马逊在生鲜电商部门裁员数百人;OpenAI创始人启动“世界币”项目
- 滴滴财报:二季度GTV达963亿元 经调整EBITA盈利13亿元
- 光年速递 | 极氪辟谣新版001本月发布;官方回应萝卜快跑定价争议; TikTok在海外开启本地生活业务...
- 情报 |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钟睒睒成功连任中国首富;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宣判
- 光年速递 | 鲁花直播间主播喝油自证品质;普华永道回应“广州所关闭”传闻;中文大模型2024半年报出炉...
- 情报 | 天眼企服将于7月关停;Meta开始使用新股票代码;社交平台Soul宣布撤回美股IPO
- 光年速递 | 扎克伯格看好智能眼镜;OpenAI向部分用户开放GPT-4o语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