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基金专户被罚揭开行业“潜规则”:都听“金主”的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转眼间,距离中国平安、兴业银行盘中出现的“闪崩”已经过去十余天。在这十余天里,虽然根据上交所公告和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自愿性公告,我们知道问题出在中信建投证券控股的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基金)旗下多个专户产品集中卖出,也知道直接原因在于投资顾问与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沟通、且在订单执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不过仍然有大量谜团没能解开。

  大脸妹  ·  2017-04-26 18:45
中信建投基金专户被罚揭开行业“潜规则”:都听“金主”的 - 金评媒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转眼间,距离中国平安、兴业银行盘中出现的“闪崩”已经过去十余天。在这十余天里,虽然根据上交所公告和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自愿性公告,我们知道问题出在中信建投证券控股的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基金)旗下多个专户产品集中卖出,也知道直接原因在于投资顾问与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沟通、且在订单执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不过仍然有大量谜团没能解开。

指令是投顾下发的,但决策究竟是谁做的?持有人、基金公司和第三方投顾在其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订单执行是在母公司专户层面进行的,那其风控机制为何失效了?

记者近日再次联系了基金公司,其仍对此三缄其口。不过,在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基金专户的运作模式,没想到,基金专户通道业务的“潜规则”也就此浮出水面。而更让人担心的是,业内人士认为中信建投基金专户这类事件,或将继续发生。

通道业务生态链:盘根错节,需求博弈

相关事件想必大家已经不陌生了。根据公开信息,记者这里列一个简单的时间线回顾:

4月12日,上交所在实时监控中发现,有投资者在兴业银行和中国平安两只股票上,短时间内以远低于市场成交价的价格集中大量卖出,对相关股价短期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经查,上述交易行为系由中信建投证券下属的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多个专户产品卖出导致。

4月13日,上交所约谈了中信建投基金相关负责人,并启动了对所涉账户的限制交易程序,限制期限拟为一个月。

4月17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证实,其持股占比为55%的中信建投基金旗下专户产品涉及此事。

在上交所的公告中,中信建投基金相关负责人反映称,相关异常交易行为指令是由专户产品的投资顾问公司下达。在指令执行过程中,投资顾问与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沟通,且在订单执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风控措施,引发上述异常情况。这就有点儿意思了,因为它涉及了通道业务这条生态链上的三个利益主体:投资者(出资方)、通道和第三方投顾。

所谓通道业务,顾名思义就是由投资者出钱,通道方不直接、亲自参与资产管理,仅将外部资产通过合同的形式在通道公司履行一个文件性流程,再由第三方投资顾问提供操作建议并下发指令的一类业务。

当然,第三方投顾也不是必须存在的,而是要根据通道方的资质而定。如果其本身就持有投资咨询业务的牌照,那就不必再另外聘请投顾了。而在这个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产业链上,各方需求也不尽相同。

一位大型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对出资方来说,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收益率高、回撤小、服务费低;通道公司最看重的则是资金规模,以基金公司专户为例,不少就凭着大规模的通道业务实现了规模的突飞猛进,那么哪怕通道费低至万分之几也是可以接受的;而投顾方因为收取的是服务费,因此自然是希望资金规模大、收益率高、中间服务费适当。“三个方面的需求有所重叠,不过矛盾也比较多,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那在产生矛盾的时候,谁是真正具有决策权的一方呢?上述公募人士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出钱的人了!”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大脸妹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