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银行抢滩网贷存管:成立百余天,已与70家达成签约意向
【摘要】“P2P网贷应该在今年8月23日之前完成客户资金的银行存管工作,但是目前正在对接和签订协议的平台依旧很少,这中间有平台、银行、监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的因素,”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助理吕罗文在4月24日该协会举办的“全国网贷机构资金存管对接洽谈会”上表示。而此时,一向低调的新网银行投身这片蓝海,当起了“鲶鱼”搅动市场。

留给网贷机构对接银行存管的时间不多了。
“P2P网贷应该在今年8月23日之前完成客户资金的银行存管工作,但是目前正在对接和签订协议的平台依旧很少,这中间有平台、银行、监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的因素,”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助理吕罗文在4月24日该协会举办的“全国网贷机构资金存管对接洽谈会”上表示。而此时,一向低调的新网银行投身这片蓝海,当起了“鲶鱼”搅动市场。
为了推动网贷银行存管进度,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成都举办上述会议,本次对接洽谈会共有12家商业银行、50多家网络借贷机构、5家金融科技公司参会,参会人数近170余人。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金融工作局、成都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去年8月24 日,银监会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贷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暂行办法》给出的整改过渡期是一年,距离最后时限只剩下4个月。
但目前资金存管进展并不顺利。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4月5日,共有281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含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平台),约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2.32%,其中有158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6.93%。
之所以进展缓慢,原因之一是“互相嫌弃”——银行嫌弃这项业务不挣钱,P2P嫌弃银行收费贵。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已有广东华兴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和浙商银行等36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城商行和股份行较多,而不见国有大银行的踪影。
一位股份制银行存管业务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大型银行基本上不太做网贷资金存管的业务,一是因为“盘子”太小,看不到利润点,二是因为需要付出成本太多,每家网贷机构都需要定制服务,光是人力就要六七十个人去研发存管系统。这位人士表示,只有中小银行为了拓展利润来源会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对接存管。
另外一位对接网贷机构较多的股份行人士表示,他们在去年已经花了6000万元搭建存管系统,今年还要花上亿元,但是仍有很多网贷机构“嫌太贵”。虽然他不愿意透露具体存管价格,但是他说市场上有些小银行作为“搅局者”也会提供粗糙的存管方案,每年只需要收取40万-50万元的费用,但这些机构是没有办法根据监管规则的演进不断调整存管技术的,“存管就跟结婚一样,互相是要做好尽职调查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长期‘情投意合’。”
他表示,存管的确目前不赚钱,但是中小银行的着眼点在于寻求与网贷平台的资金、资产合作以及技术开发。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网贷资金存管业务这片“蓝海”还被一家刚诞生100多天的、颇为低调的互联网银行盯上了。
全国第三家、中西部首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与8家网贷机构在上述洽谈会中完成现场签约,新网银行首席运营官刘波介绍称,截至目前,新网银行共计与70家优秀网贷机构达成签约意向,其中的37家网贷机构的存管项目将于近期完成系统对接、联调联试、业务上线。刘波称,新网银行在开业之前的筹备期,便将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作为战略方向之一。
“存管只是第一步,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展资金流动性、数据共享和催收不良等方面的合作,”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对澎湃新闻表示。
赵卫星称,和P2P一起管好客户的钱以求合规只是铺垫,而网贷行业痛点的流动性风险方面,P2P没有银行拆借市场,以往都是通过基金、证券和银行方面“零零碎碎地拿钱”,通过新网银行的资金直投业务,P2P平台筛选后,银行资金直接投放到借款的消费者和创业者,P2P会多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之后,新网银行和P2P还可以共建模型,在灰名单、黑名单方面合作,彼此拒掉黑名单用户,形成纯净的互联网环境;然后还有更深度的合作,共同解决贷后管理、催收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问题,”赵卫星表示。
2016年6月,四川新网银行获得中国银监会筹建批复,成为中国第7家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也是继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之后全国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注册资本为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其中新希望集团出资9亿元,占股30%;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银米科技出资8.85亿元,占股29.5%;红旗连锁出资4.5亿元,占股15%
来源: 澎湃新闻

童童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交付首辆FF91;OpenAI或在2024年底破产;特斯拉宣布部分车型降价
- 情报 | 中国互联网大厂订购5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极氪百万超跑 ZEEKR 001 FR 官宣
- 情报 | 陆金所回应裁员传闻;有货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微软AI识图微信小程序已暂停服务
- 光年速递 | 小米SU7 Pro版交付周期再缩短;特斯拉首次进入政府采购;阿里健康大药房海外店被曝售假...
- 情报 | 百度将于3月公布ChatGPT产品;恒大地产再被执行超12亿;比亚迪诉汽车大V侵权案将开庭
- 情报 | 绿驰汽车被吊销营业执照;正畸品牌「微笑公式」被曝倒闭清算;恒大地产再被强制执行近4.7亿
- 情报 | 港交所考虑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门槛;雷军卸任小米电子软件董事长;今年有3400多家芯片公司消失
- 情报 | 广汽菲克4个月仅卖2辆车;村镇银行更新APP后提现按钮消失;小鹏P7部分车型部分配置调整
- 情报 | 预计2023财年微软将裁员1.1万人;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几乎等于整个韩国电池行业;马斯克称汽车行业两年内或从缺硅变缺电